崔文官
证监会一纸“中止审查”令酝酿上市长达六年之久的重庆银行IPO再起波折。
4月3日证监会公布的IPO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显示,有107家企业为“中止审查”状态,重庆银行和大连银行在列。
从2007年起,重庆银行便开始发力IPO,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与此同时,资本充足率不断下滑,问题则必须解决。
在登陆A股面临现实困局之际,包括重庆银行在内的部分城商行开始准备“两条腿走路”:在等待A股IPO开闸的同时也不排除登陆H股的可能。
四月底之前提交报告
根据证监会规定被中止审查的发行人,自查报告上交时间可延迟至5月31日。
证监会最新披露的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截至4月3日)显示,因为未在3月31日之前上交财务自查工作报告,重庆银行的IPO已经中止审查。
去年底,为加强IPO公司财务信息真实准确,证监会开始了号称史上最严厉的A股IPO财务核查专项行动,要求IPO申报企业的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在2013年3月31日之前完成自查工作报告。
经过第一阶段的严格自查,财务核查风暴逼退162家排队企业,有107家企业“中止审查”,这107家企业均未提交IPO自查报告。在IPO审核过程中,“中止审查”与宣布冲刺IPO过程结束的“终止审查”不同,通常指已递交材料的企业遇到时间和结果存在不确定性的重大事项,暂时中止审查进程的行为,理论上还有恢复审查的可能性。根据证监会规定,如在3月31日前无法提交自查报告,则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可提出中止审查申请,将自查报告的上交时间拖延至5月31日。
“目前我们正在加紧完成自查报告,四月底之前就能提交。”重庆银行某知情人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公司此次中止审查主要是因为今年所有的事情都凑到一块:近一两年外地分行、支行等机构和业务增长较快,扩张比较迅速,导致需要自查的事项较多;延期递交报告是为了做好自查,也没有违背监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