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业网
热线电话:0791-88185535 | 监督电话:0791-88185535

解读九江工业快速发展 超越的力量

2013-07-02 10:34
  江西企业网7月2日九江讯 从巍峨奇秀的庐山到绵延起伏的幕埠山,从奔腾不息的长江到烟波浩渺的鄱阳湖。火热的六月,记者一路走来,见到的是一处处火热的建设场面:投资100亿元的石化油品质量升级项目、投资100亿元的理文造纸、投资100亿元的中通金域云计算中心项目、投资80亿元的有机硅等一个个已经建成投产或正在建设的重大项目,让人心潮澎湃,精神振奋。

  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09年开始,九江坚持“强工”已经四载,四年艰苦奋斗,四年追赶跨越,而今九江工业化茧成蝶,而今迎来了累累硕果:

  今年一季度,九江市财政总收入完成74.6亿元,超过2009年全年财政收入,增长37.1%,总量全省第二,增幅全省第一。这是自2009年以来,九江市连续40多个月保持30%以上的高幅增长。九江市正依托自身优势,抢抓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与沿江开放开发的战略机遇,奋起赶超的步伐不断加快。

  定思路:坚持“两区互动,强工兴城”

  九江是江西唯一通江达海的港口城市,拥有152公里沿江黄金岸线,1992年被国务院列为长江中下游5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京九铁路通车以后,九江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在这一先天优势下,历史上的九江工业名声显赫:九江是江西的老工业基地,江西第一根火柴、第一颗钉子、第一块肥皂、第一艘轮船等多项工业第一都诞生于九江,“九江制造”一度成为江西工业的代名词。

  然而,由于水患等多方面的原因,2008年年底,九江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滑到了谷底: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省倒数第一,财政收入、工业等多项经济指标增幅落入全省后三。

  位次后移的尴尬,工业落后的难堪刺痛着九江人的心,也刺痛着新任市委书记钟利贵的心。经过深入调研后,他指出,“工业决定实力、决定地位、决定未来,九江要实现赶超,出路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2009年1月10日,九江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召开,提出九江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为“‘两区’(工业园区、城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以适度超前的城市建设撬动相对滞后的工业发展,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

  思路决定出路,随后几年,九江坚持“两区互动,强工兴城”发展思路不动摇,突出发挥沿江沿路(昌九)的优势,决战大工业,建设大九江。以项目为抓手、突出投资拉动,以项目扩投入、以投入保增长,积极向上争项目,扩大招商引项目,鼓励企业扩项目,激活民资上项目。全市干部群众同心协力抓项目、扩固投、促发展。
  旭阳雷迪便是在这期间逐渐做强做大的一个企业。如今,该公司己申报国家专利71项,获得授权33项,是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入围国家“金太阳”目录。

  抓落实:坚持“自己的骨头上长肉”

  位于湖口金砂湾的九江钢厂是九江近年来工业发展的一个代表。

  2006年,它还是一家困难企业,经过技术改造后,该厂产能由35万吨增加到550万吨,产品结构由单一的螺纹钢筋发展到高速线材、小型材、中厚板材等四大系列规格产品。2012年,该厂实现销售收入154.18亿元,上缴税费2.2亿元。一举成为湖口工业经济的支柱。

  面对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九江人不等不靠,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抓项目、上项目、促项目的新热潮。

  该市以十大产业集群为主体,实施产业基地建设工程,扶持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培植壮大一批对有拉动作用、产业链相对完整有序的特色优势产业群体。仅今年就新增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5户、亿元以上企业50户,着重支持旭阳雷迪、赛龙通信、理文造纸、理文化工、攀森新材料、江铜铅锌冶炼、蓝星星火等企业做大做强,打造成为百亿级的旗舰。

  为了给来九江的企业创造良好环境,该市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始终做到“先说好再干”,决策前畅所欲言,落实中一个声音,使每一个项目在推进中都做到“无杂音、零障碍、快速度”。同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该市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并出台规定,一、二类工业园区每年要投入1亿元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他工业园区每年投入60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服务中,不分“一线二线”,不分白天黑夜,坚持“五加二”“白加黑”,一心扑在项目上,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四年来,全市共引进、建设、竣工亿元以上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500多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0多个、50亿元以上项目20多个。
  
  新路子:坚持“以超前的城镇化带动相对滞后的工业化”

  发展工业,离不开平台;打造平台,离不开资金。

  为解决工业发展所需的前期投入,九江提出,以适度超前的城镇化带动相对滞后的工业化。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提出中心城区从“两湖(南湖、甘棠湖)”时代走向八里湖时代。把城市建设经营土地的资金用来做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等到工业发展起来后,再将工业发展的收益拿来反哺城市建设。

  四年来,全市共开工建设重点城建项目2220多个,累计投入城建资金1420多亿元,其中市本级城建投入450亿元,中心城区面积扩大一倍,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如此大规模的投入,得益于九江成功的城市经营实践。该市坚持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强化城市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经营,坚持在土地运作上变“卖地筹资”为“收地融资”,变“先卖地后做环境”为“先做环境后卖地”,变“政府走在开发商后面”为“政府走在开发商前面”,打好环境对地价影响的时间差,有效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实现土地资产效益最大化,为工业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在这一思路下,如今的九江,不仅工业发展的投入有了保障,新城区的建设也日新月异。九江的八里湖新区山水相依,人湖相融,风景如画,不仅成为人们居家的首选地,也成为了九江又一大景点,是游客观光,新人拍摄婚纱照的理想之地。

  如今的九江,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都驶上了快车道。市委副书记、市长殷美根介绍,去年,九江实现了“五个重大突破”:一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一年净增817亿元,接近2008年全年总量。二是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2153.3亿元,成为全省第二个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的设区市。三是园区利税总额突破200亿元,新增百亿园区2个,其中九江开发区一年净增110亿元,九江出口加工区出口总额继续保持中部地区第一。四是外贸进出口总值45.2亿美元,其中出口35.3亿美元,首次突破30亿美元大关,增长34.3%,增幅是全省的2倍多。五是产业基地取得重大突破,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被评为我市首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