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近年来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私募基金投资遭遇寒冬从而暴露出风险,这对曾经狂热的市场不啻一个耳光。有投资者反映,自己购买的私募基金产品被告知无法兑付,出现延时兑付现象。
据21世纪经济报道,5月23日,有投资者向记者反映,某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去年初代销的一款私募理财产品(共计三期),今年3月份,第二期产品到期被告知无法兑付,目前,经过两个月交涉仍未拿回投资资金。
“以前在这家银行也买过理财,收益率基本在4%-5%,去年初,客户经理给我说有一个11%收益的产品,当时也想到会不会风险很高。”一位投资者对记者称,去年3月份购买了100万上述私募第二期产品。
这位投资者发给记者一份产品说明书(上述私募产品的第二期)显示,该产品发行人为“北京大观言”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产品名称为“观言煤业股权投资基金”,模式为有限合伙制,预计募集资金1亿,一年期利息11%、12%、13%不等。
23日晚,针对投资者反映的情况,该银行回复本报,北京分行有部分客户购买上述两只基金,我行得知产品到期未按时兑付后,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密切关注进展情况并积极采取措施。
该银行称,目前“一方面要求大观言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向我行已到期客户提交兑付确认函,明确兑付时间表。一方面已聘请专业律师协助客户对大观言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追偿投资款项,直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目前各方正在积极协调中”。
其实,去年末上述投资者也已发现些端倪,为了更多了解基金项目,他电话中国京安信用担保,对方工作人员说“后来才知道给上述基金募资做了担保”。这一回应颇为蹊跷。而抚州东临公路投资这家公司则找不到。
2013年3月份,基金产品一到期,上述投资者马上去银行要求赎回,但是被告知“基金公司流动性出了问题,暂时无法兑付”。
上述投资者透露,后经过协商,基金公司提出将产品延期至8月1日,该银行客户经理则表示“基金延期这部分时间,投资资金将按照每天万分之五进行罚息”。投资者稍有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