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熊春水 首席记者全来龙报道:记者6日获悉,南昌市人大常委会近日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该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情况。据悉,自2002年以来,南昌市已立案查办各类药品违法违规案件3985起,移交司法机关31起,追究22人的刑事责任。
高效处置铬超标胶囊
据介绍,南昌市每年都开展药品安全整治工作,2012年,南昌市高效处置铬超标胶囊事件,彻查全市21家胶囊剂药品生产企业,排查2117家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单位,监督销毁外地生产的1220万粒铬超标胶囊。
值得一提的是,南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理的洪鑫、鑫利公司“兽药单位卖人药”案件,惊动了国务院食安办、国务院法制办和最高院,该行政诉讼案历时5年,于2012年10月得到了终审判决,有力地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
新区开发区无监管机构
南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唐旭平坦言,该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其中之一是,小餐饮小、散、乱的格局没有根本转变,取缔与保障就业的矛盾突出。尤其是,食品、保健食品安全标准缺失、矛盾、滞后现象仍十分突出,特别是一些比较敏感、社会关注度高的检测品种,如地沟油等,目前仍没有明确检验标准和方法。
同时,由于回报高,监管法律法规滞后,一些惟利是图者逃避监管,不惜铤而走险。非药品冒充药品、非法回收药品等现象时有发生,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此外,监管机构的硬件建设上存在困难。如新区和开发区未成立监管机构,监管存在漏洞和盲区,而乡(镇、街道)也未建成统一高效的监管责任体系。
据悉,针对上述问题,南昌市正在着手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