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正浓,徜徉在靖安的青山绿水之间,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项项现代农业产业规划振奋人心,一个个现代农业项目加速推进,一座座村庄展露新颜……
靖安县紧紧围绕“抓规模、抓特色、抓加工、抓组织、抓服务”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按照“一产助推旅游”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精品农业,做大做强椪柑、白茶、娃娃鱼、花卉苗木、靖草等主导特色产业,先后荣获“中国娃娃鱼之乡”、“中国椪柑之乡”、“中国特色产茶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小康县”、“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等“国字号”名片。
产业特色化,不断形成优势产区,提升农业产业竞争优势
在全省农业经济的版图上,靖安是个农业小县。但靖安人目标不小:建设现代农业强县。县委书记张龙飞说:“靖安农业要打生态牌,大力开发突出绿色、有机产品,并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把特色品种做成品牌、优势产品,建设现代农业强县。”
做精特色产业,要依靠科技支撑。该县培育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扶助椪柑、白茶、娃娃鱼、花卉苗木、靖草等特色主导产业,开发皇菊、百花蜜、泉水蟹等特色种养业。目前,椪柑种植面积扩大到10万多亩,已成为全省三大柑橘主产区之一;白茶种植面积达2.1万亩,成为全省白茶产业的主产区之一;新建娃娃鱼繁养基地12个,养殖规模达8万尾,兴建三文鱼养殖基地3个,新增三文鱼15万尾;全县花卉苗木基地达32个,面积逾4.5万亩。目前,全县已建成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30个,获得“三品”(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45个。靖安椪柑、靖安白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为实现农业助推旅游、旅游促进农民增收,靖安县兴建了104家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企业(园区),打响了“白云深处,靖安人家”的“农宿文化”品牌。记者在高湖镇江西乐丰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了解到,示范园已投入9000万元,基本建成集养殖、生态、景观、休闲、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年产值可达1亿元。
基地规模化,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小巨人”,为农民持续增收铸起“聚宝盆”
有序引导特色产品规模化发展,事关建设现代农业强县的发展步伐,事关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的建立。
4月12日,在江西鑫植源农业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平卧菊三七基地,钢架大棚内的平卧菊三七(靖草)淌绿滴翠。“近年来,我们种植平卧菊三七,年产值达2000万元,每年为农民增收200多万元。”公司负责人谢平对记者说,公司投资1亿元扩大规模,至2015年,年总产值可达1亿元,年纯收入可达3000万元,可带动农民年增收近千万元。
靖安县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抓项目的办法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我们打破绿色、有机产品‘小而全’的生产格局,大力引进项目资金,做大规模,形成支柱产业,为农民持续增收铸起‘聚宝盆’。”县长田辉说。
在靖安县,记者一路看到各种规模的农业项目“遍地开花”。
由浙江客商投资兴建的周口茶场已投入1500万元;江西北河园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投入3亿多元建设年产值可达1.35亿元的万亩紫薇基地……2011年以来,该县引进农业项目49个,引进资金18亿元。优势主导特色产业的“长大”,推动了农民增收。去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582元,其中来自优势主导特色产业的收入占50%。
企业龙头化,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加工增值空间
通过市场运作激活民间资本,引导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扩投资上规模,靖安县加速突破农产品加工这一“瓶颈”,延伸产业链条,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势头正劲。
在江西意峰实业有限公司,椪柑茶、橘油果胶生产线即将竣工。为提升椪柑附加值,该县以这家公司为龙头,大力推进椪柑深加工。目前,这家公司已投资1500万元,兴建五条椪柑产品深加工线,将椪柑“榨干吃尽”,产品附加值翻了一番多。近年来,该县已培育出有市场、有后劲的“潜龙”企业16家,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兴建基地2万亩,带动农户2.2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5.9%,提升了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空间。江西省友和食品有限公司投资600多万元,兴建了有机大米、方便米粉加工生产线,产品附加值提高1倍多。
靖安县以扩大招商引资上项目,引进了17个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精深加工项目。同时,正在加快培育一批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龙”企业。在仁首镇,由日本客商和上海客商投资15亿元的高科技肉牛养殖与深加工开发项目已开工兴建,项目竣工后,年产值可达7亿元,纳税上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近千元。
左春胜 杨光辉 本报记者宋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