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业网3月12日北京讯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两会特别节目《做客中央台》,并接受了本报等合作媒体的采访。李立国表示,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四大类组织将在民政部门直接登记,不再由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而在对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监管方面,将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
四大类组织在民政直接登记
机构改革是大家关心的议题之一,李立国表示,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民政部承担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有一项重大的改革,就是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城乡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等四大类社会组织今后在民政部门直接登记,不再由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这四大类社会组织可以到民政部门直接登记,既要加快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支持社会组织发挥好积极作用,又要依法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所以民政部门责任是加重了。”李立国称。
低保核定误差不到4%
随着低保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解决了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但骗保、错保、人情保等现象仍然多发。
面对这个尖锐的问题,李立国并不回避,他表示,去年审计署组织几万人的专业工作力量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审计,得出的结论是城乡低保在核定对象上的误差不到4%。这个比例在国际社会是很低的,但是也说明了低保对象核定不准是存在的。在解决这些问题上,一个关键措施就是进行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从制度建设到机构建设,到具体操作上要把核对机制建设好。民政部提出在“十二五”末要建成一个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的核对机制。进行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从2009年启动试点,是指先由低保申请人声明其家庭收入、财产等经济状况,再由民政部门将这些信息分别提请车辆、房产、保险、金融、税务、工商、公积金等部门或机构来比对。经过比对,要看这些信息是否完整、真实,民政部门根据比对结果再加上运用传统的入户调查、邻里访问等手段综合评估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判断其是否符合低保条件或其他专项救助条件。从试点效果看,从2009年到2011年民政部门共受理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申请985.2万户,认定符合条件家庭745.9万户,约占申请家庭的75.7%。也就是说,不符合条件的检出率大约在25%,可见这个核对机制的必要性是很大的。
扩大惠民殡葬覆盖范围
高昂的殡葬费用是舆论焦点,“殡葬暴利”一直饱受诟病。对此,民政部推行了惠民殡葬。“惠民殡葬从2009年就提出,到现在,政策一直是在推陈出新。”李立国说,经国务院批准,已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或补贴纳入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基本实现了基本殡葬服务惠及广大低收入群众。下一步,争取在惠民殡葬政策扩面、增项、提标上下工夫,推动惠民范围从社会救助对象扩大到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
李立国表示,将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延展到奖补生态安葬方式,并对土葬改革区采取深埋不留坟头,集中生态安葬以及自愿实行火葬的也给予奖补。对于历史上遗留的积存的坟墓,要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和惠及人民群众利益的一些建设事项的需要,根据当地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安排,来做好当事群众的思想工作,争取达成共识,共同解决。
从三方面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我国近几年来最大的进展就是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制度的全覆盖,但是老年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也是个客观的事实。
“到去年年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94亿人。占人口的总数是14.3%,可以说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老龄化的程度在加深。”李立国坦言,感到压力很大。
李立国表示,要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既要投资主体多元化,更要在多种主体中侧重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一是落实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税收减免政策的优惠;二是在同级财政部门的支持下,民政部门从政府购买服务的角度,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给予建设投资的补助和运营的补贴,支持社会力量建设、管理和服务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三是要落实社会力量兴办养老设施的用地、用水、用电等一系列优惠措施。
探索对慈善组织的第三方评估
在过去的一年,尚未从郭美美事件的阴影中走出的中国慈善事业继续历经风波。一个错了位的小数点,让儿慈会继红十字会后,成为舆论的焦点。2011年的一份中国1000家慈善组织透明度排行榜,总分100分,平均分仅为33分,达到及格线的只有82家。在2012年发布的城市慈善项目指数给264个城市也做了排名。民政部将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慈善组织的透明监管成为关注的热点。
“据我所知,对城市慈善状态的评价是民政部业务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做的,这个只能是按照一个社会组织的评估来看待。”李立国说。
“我们现在正探索发展第三方评估,要发展行业自律,包括慈善行业内部的自我评价。”李立国说,民政部门支持和促进公益慈善组织发展,首先是把民政部门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的直接登记落实好。同时,要促进公益慈善组织加强公信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