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业网
热线电话:0791-88185535 | 监督电话:0791-88185535

南昌市长陈俊卿剖析南昌经济形势 加快融入长江

2013-08-01 11:24
大江网-信息日报
字体:   | 大江论坛 | 查看评论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
爆料投诉请进入江西微博 民声热线

  “在全省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中,南昌市产业发展的‘短板效应’日益凸显,特别是工业,九江2012年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已经相当于南昌市2010年水平,九江工业赶超南昌近在眼前……会上,南昌市长陈俊卿在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时指出,南昌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三驾马车”动力减弱,实体经济形势严峻,且财政增收难度加大。同时,陈俊卿也表示,南昌可以抓住国家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省里高度重视南昌发展等机遇,牢牢把握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为此,南昌将通过系列有力举措加快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的步伐,努力成为全省发展的“火车头”。

  九江在赶超,南昌要发力

  “上半年,我市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海关出口总额等8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同比小幅回落,部分指标进度欠账较多。”陈俊卿在分析南昌面临的形势时列举了一些具体体现,如:上半年,南昌市列入全省百项重大工业项目只有9个,少于九江、赣州、宜春和吉安;亿元及以上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同比下降31.3%,低于全省增速67.4个百分点;出口增速逐月下滑,6月份同比下滑28.3%;中高档住宿餐饮业营业额降幅达到10.4%;龙头企业发展减速,全市五大龙头企业中,除江铃集团外,方大特钢、正邦科技、奥克斯、中烟公司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均低于去年同期;从8月起,“营改增”试点、部分省属企业下划赣州、赣粤高速企业所得税大幅下降等减收因素相继叠加,将对南昌市下半年财税收入造成较大冲击.……

  另外,陈俊卿还特别指出,“在全省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中,南昌市产业发展的‘短板效应’日益凸显,特别是工业,九江2012年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已经相当于南昌市2010年水平,九江工业赶超南昌近在眼前。”

  同时,陈俊卿也指出,南昌也碰上了国家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省里高度重视南昌发展等机遇,如国务院相继出台了鼓励信息消费、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取消贷款利率管制等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对于南昌市下半年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将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另外,三大先行指标释放积极信号,上半年,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8%,比1~2月提高16.2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降幅逐月收窄,公路货运量稳步增长;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403.78亿元。同时全市100个重大重点项目的加速推进,旧城改造的全面铺开,都将有力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增长。另外,改革‘红利’逐步释放,上半年出台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潜能,增强全市经济发展活力。”陈俊卿说。

  加快做大产业经济总量 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产业经济是加快发展的基础支撑。“我们一定要,加快做大产业经济总量,大力调整产业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陈俊卿说,要主攻二产。全面实施三大千亿产业和五大超五百亿产业“成长工程”、“园区再创业”工程和“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形成一批千亿产业集群、千亿园区板块、百亿企业方阵。同时提升三产。大力促进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商贸、养老、家政、医疗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加快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

  开放合作是加快发展的关键抉择。陈俊卿说,南昌一定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抱团九宜抚、对接长珠闽、联结港澳台,加快对接全球产业体系,融入国际经济秩序,拓展全球贸易市场,着力构建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另外,南昌加大区域合作力度。主动对接共青城,拓展先导区范围,打通昌九工业走廊;积极推动昌九、昌抚一体化,加快建设大南昌都市圈,加强与武汉、长沙、合肥的区域协作,加快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

  新型城镇化是加快发展的最大潜力。为此,南昌将围绕“515”目标,以主干道路网和九龙湖三大“引爆”项目为重点,加快推进九龙湖片区建设。同时尽快启动一批农村新社区和向塘镇、樵舍镇、溪霞镇、李渡镇等一批全省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以镇村联动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南昌还要对照小康标准,推动民生福祉升级。”陈俊卿表示,南昌市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快于全国全省,但在社会事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为此,南昌下半年将加快综合性医院、市第一中学朝阳新校区和市老年福利院等社会事业和民生类项目的建设步伐,切实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着力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扶持高校毕业生、城镇4050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再就业,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

  ■记者袁思东、实习生廖芝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