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业网
热线电话:0791-88185535 | 监督电话:0791-88185535

从“茅草屋”到“产权房”——江西农垦25万职工

2013-07-24 17:12

  最近,“十二五”危房改造任务已经过半的江西垦区业绩骄人:12.27万套危房改造全面开工,8.1万套新房已竣工,25万人乔迁新居。

  从“茅草屋”到“产权房”,危房改造这项民生工程,不仅实实在在温暖了农垦职工的心,还使垦区成为我省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样板区”。

  住有所居,垦区几代人的梦

  住房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省农垦垦区职工。2011年始,我省国有垦区危房改造项目纳入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为确保这项民生工程惠及垦区每一户职工家庭,从省农垦办到各级农垦主管部门及各农垦场都成立了危房改造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划拨专项经费,实行集中办公,切实做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同时,省农垦办还组建了5个督导组,对全省11个设区市实行分片包干负责,为顺利推动垦区危房改造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垦区危房改造,钱从哪里来是一个现实问题。按照国家对农垦危房改造补助标准,中央和地方财政都有一定比例的支持。并按照“群众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协助职工办理小额信贷和建房按揭贷款等,着力解决“拆得动、买得起”的问题,真正实现让困难职工群众住有所居。

  3年来,我省垦区涌现出了万埠、罗铺、梅岭、云山、红桥、永平、华林、大茅山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示范亮点,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衷心拥护。

  产业带动,配套设施有力支撑

  在垦区进行危房改造,离不开产业的带动和支撑。在推进危房改造的同时,我省各垦区通过扩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果业、水禽、工艺制品、文化旅游等效益显著的优势产业,不仅有力促进了农垦现代农业的大发展,而且以其积累的农业红利使农垦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走得更加扎实。

  在产业的辐射带动下,我省建设了一批产业支撑有力、配套设施齐全、生活环境清新、综合管理有序的小区,使垦区职工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上卫生厕、用洁净能源等目标。据统计,全省90%以上的农垦场建立起了功能较为完备的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80%的农垦场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模式,50%的农垦场建立了较为专业的社会服务中心。

  融入共享,城镇化顺利实现

  在分宜县介桥垦殖场台前新村,农垦职工夏侯林最满意自家新房的一点,就是“出门能看病、出门能上学、出门能就业”的城镇化愿景变为了现实,到县人民医院、工业园区,步行不超过15分钟。

  垦区危房改造启动后,介桥垦殖场在省农垦办“人口向总部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思路指导下,引导农工从分散的分场、大队向农垦场总部转移。在这样的背景下,夏侯林享受到了城镇化带来的巨大实惠,不仅“进得了城”,而且“当起了市民”。

  我省农垦系统是全国率先提出加快构筑新型城区、现代园区和旅游景区互动交融的新三元结构的垦区。省农垦办主任唐安来表示,垦区危房改造不是权宜之计,规划先行、集约节约发展应成为垦区的生动实践,要探索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农垦模式”。

  3年来,随着以危房改造为主体、以土地综合开发为载体、以改善民生为宗旨的城镇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我省农垦系统城镇化建设结出硕果。目前,155个农垦场已全部制定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并付诸实施,落实国家财政补助资金32.86亿元,直接拉动各类社会资本220亿元,促进就地就业率提高25个百分点,公共服务均衡化水平逐步提升。据统计,至2012年底,我省农垦城镇化率达到61.8%,比全省高出14.3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宋茜 实习生余艺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