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业网
热线电话:0791-88185535 | 监督电话:0791-88185535

中国人寿以综合金融之笔助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

2025-04-08 15:27

江西企业网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25年以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先后印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重要部署。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聚焦定点帮扶和综合金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提升涉农金融服务主动性、创新性和便捷性,有效满足“三农”多样化金融需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国寿力量。

完善多层次农业保险 让粮食饭碗端得更牢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保障粮食安全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要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中国人寿立足主责主业,以全面保障粮食安全为工作重心,积极做好三大主粮保险、制种保险、地方特色农险等工作。

水稻、小麦和玉米这三大主粮作物,承载着我国亿万人口的口粮需求。2024年,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财险公司围绕这三大主粮的保险保障,主动作为,承保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面积超1.15亿亩,其中承保完全成本保险约8688万亩,提供风险保障约805亿元。此外,2024年,中国人寿财险公司还承保大豆及油料作物1766万亩,提供风险保障超112亿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乎农业长远发展。中国人寿财险公司针对种子繁殖培育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推出制繁种专项保险服务。2024年,在16个省份开展制繁种保险服务,新增粮食制繁种保险产品数量10个,在天津、江西2个省份通过天气指数保险形式,精准保障制繁种风险,为近70万亩制繁种作物提供风险保障近8.5亿元,切实发挥了农业保险的功能作用。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中国人寿财险公司针对各地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障需求,加快丰富产品供给,累计提供地方政策性农险产品1643个,同时加快发展农业巨灾保险产品。例如,在“中国石榴之乡”山东省枣庄市,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陆续推出惠民的石榴种植保险、收入保险等,不仅保障农户因自然灾害遭受减产损失和价格下降造成的收入损失,还帮助农户解决贷款担保抵押的困难,撬动了银行信贷。在中国重要樱桃产区大连,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大连分行与中国人寿财险大连市分公司联合推出全国首笔(温度指数)保险+银行的综合金融服务,当地农户不仅可以通过温度指数保险将樱桃遭受气温极端变化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还能以此作为增信措施,无需抵押物获得银行贷款,用于购买农资产品和扩大种植规模,这种“前端有资金、风险有保障”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让农户对樱桃种植前景更加“心里有底”。

此外,中国人寿还多措并举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和耕地保护等,全方位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截至目前,集团旗下财险公司已将高标准农田保险服务范围扩展至全国93个县区,2024年累计为近195万亩农田提供风险保障超41亿元。

深耕多元化普惠金融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近年来,中国人寿全面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进一步构建“保险+投资+银行”一揽子帮扶模式,织密织牢脱贫群众因灾、因病返贫致贫的“保障网”,以普惠金融之力助力定点帮扶区域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

中国人寿充分发挥业务功能作用,积极助力守牢农村人口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2024年,集团旗下寿险公司涉农人身保险承保2.7亿人次农村人口,提供人身保险保障32万亿元,财险公司在全国12个省份为近314万户次重点人群提供返贫致贫风险保障近7900亿元。其中,在定点帮扶县广西天等县,中国人寿聚焦补充医疗险“保健康”、人身意外险“保就业”、农业灾害险“保产业”、防返贫保险“保底线”,打造“防贫四保”综合性保险体系和服务模式。自2021年起至2024年底,在“防贫四保”中保底线防返贫保险实施过程中,经筛查符合防贫理赔条件农户达1060人,发放理赔金约1065万元,通过保险保障托起了防贫底线,增强了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防贫四保”项目还荣获“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示范。

在中国人寿定点帮扶的湖北郧西县、丹江口市和广西龙州县、天等县,中国人寿持续为当地脱贫群众、驻村工作队员、防返贫监测户、监测户妇女等重点人群购买大病保险、人身意外险、“两癌”险等保险产品,并为定点帮扶县特色产业提供养殖保险、种植保险、完全成本保险等。2024年,公司为当地近49万人提供超280亿元的人身风险保障,进一步在筑牢因病致贫返贫底线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为超10万户家庭提供超18亿元的农业风险保障,有效缓解了农户生产后顾之忧。

既要守住“钱袋子”,又要切实增强农民增收致富能力,让“钱袋子”鼓起来。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资产公司结合丹江口市地方资源优势,促成北京一轻食品集团在丹江口建设北冰洋产业园项目,帮助解决丹江口市30万亩橘园深加工及10万橘农的生计问题,将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源自丹江口的北冰洋鲜榨桔汁汽水也畅销北京等全国多地。国寿投资公司连续支持郧西县开展专场招商会,仅2024年就实现现场签约项目46个。此外,国寿美丽乡村产业基金在丹江口市先后投资扶持“国寿丹泉”瓶装水、“博奥鱼头”加工等特色项目,直接带动百余个脱贫户和家庭困难人员就业增收。截至2024年末,中国人寿保险资金支持乡村振兴存量投资规模近1150亿元。

广发银行不断加大对脱贫地区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信贷支持,并增强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供给,丰富农村融资征信方式,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例如,广发银行南宁分行向广西天等县小微企业累计投放贷款近5000万元,惠及授信企业员工及农户约1400人。截至2024年末,广发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1950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超260亿元。

强化多途径科技赋能 提升乡村振兴服务质效

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更是首次提出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大科技要素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中国人寿全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切实深化数据治理和数据利用,更精准满足农业高质量发展各类主体的多元融资和保险保障需求,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农业保险与科技智能数字化技术相结合,为农业保险服务更精准更高效提供了有效支撑。近年来,中国人寿大力提升灾前风险减量管理服务能力,有效赋能农业风险防控。例如,集团旗下财险公司四川分公司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于2025年初上线“智慧农业风险防控系统”,在射洪市4000亩农田落地应用。该系统联合第三方科技公司,创新研发天气预测、温度监测、湿度调控、土壤墒情分析、灾害趋势研判五大核心模块,通过无源无线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模型与卫星遥感联动,实现农田风险“全天候感知、全维度预警”。此外,中国人寿财险公司还在多个县域及乡镇地区推广“安心防”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配合地方政府开展防损减损服务。该系统依托可量化的风险数据、地理空间信息和客户风勘结果等,用科技手段解决灾害风险“看不清、看不全、管理难”问题,实现精准风险防范。2024年,“安心防”全年累计发送灾害预警信息超2200万条。

广发银行通过授信支持,助力农业科技公司发展。例如,在当前春耕备耕这一关键时期,广发银行茂名分行针对某农业科技公司种植基地资金周转困难问题,组建专项服务团队,量身定制专属融资服务方案,同时开辟贷款审查审批的绿色通道,660万元信贷资金高效、顺利落地,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广发银行还聚焦提高农户贷款便利性,将数字银行迁入田间地头。例如,在广东省肇庆市,广发银行推出“乡村E贷”业务,从申请、审批、签约、放款到还款全流程线上操作,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手机成为新农具。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国人寿将继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全面谋划2025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围绕进一步提升保险保障水平、加大投资和信贷支持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等开展17项重点工作,力争创新推出更多适合农村人口的专属人身险产品、农业保险产品,大力推行“防贫四保”经验做法,保持乡村振兴投资规模和涉农信贷规模稳定等,努力以综合金融之笔绘就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绚丽画卷,助力农业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