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业网
热线电话:0791-88185535 | 监督电话:0791-88185535

200“公家”项目向民资开放

2013-08-29 16:31

  我省首次面向社会资本大规模开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

  项目投资总规模3966亿元

  拟引进社会资本额度1624亿元

  政府投资或国企投资,在基础设施领域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垄断局面将被打破。

  8月28日,省发改委在南昌召开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新闻发布会,将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两大领域面向社会资本开放。本次面向社会资本开放共200个项目,项目投资总规模3966亿元,拟引进社会资本额度1624亿元。

  这批项目中吸纳社会资本最高需300亿元,最少需2500万元,力度之大可见一斑。据悉,这是我省首次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面向社会资本大规模开放,是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

  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

  2008年  61.6%

  2012年  69.1%

  今年1-7月  72.6%

  200个项目引社会资本1624亿元

  “此次向社会资本推荐的项目共计200个,投资总规模3966亿元,拟引进社会资本额度1624亿元。”据省发改委主任李安泽介绍,这些项目是从各地、各部门推荐的699个项目中优选出来的,不仅有拟建项目、在建项目,还有少量已建成投运的项目。

  当日的发布会吸引了博能集团、洪客隆等93家民营企业参加。

  项目主要分三类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桥梁、码头、水利等项目,共计69个,总投资2538亿元,拟引进社会资本583亿元。

  包括昌九城际铁路、向莆铁路、沪昆客运杭长段、衡茶吉铁路、合福客专、九景衢铁路、昌吉赣客专、武九客专等重大项目。

  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市政道路建设、供水供气、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项目,共计81个,总投资1195亿元,拟引进社会资本879亿元。

  包括南昌地铁1、2号线延伸工程和3、4号线工程,九江至南昌轨道交通项目等。

  社会公共服务项目

  主要包括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电旅游等项目,共计50个,投资233亿元,拟引进社会资本162亿元。

  包括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红谷滩新区分院、江西省儿童医院红谷滩新区分院、南昌市高新区江西师大附属学校新建项目、南昌昌东新区医院(暂命名)等项目。

  300亿元轨道交通项目开放投资

  省发改委提供的项目册内容显示,吸纳社会资本最少的项目是上饶市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大楼,引入社会资本也高达2500万元。

  吸纳社会资本最多的为九江市至南昌轨道交通项目,项目总投资300亿元,拟引入社会资本额度高达300亿元。该项目建设内容显示,将建设昌九BRT公共轨道交通体系。如今,正运行的昌九城际单程运行时间为55分钟。昌九轻轨交通建成后,来往两座城市间的时间将更短。

  按项目情况采取不同引资方式

  李安泽说,项目引资方式主要包括PPP(公共私营合作制)、BOT(建设-经营-移交)、BT(建设-移交)、TOT(移交-经营-移交)、一体化建设模式、股权转让、股权融资、委托运营等模式。“具体按以下五种情况,采取相应的引资方式。”

  第一,对于铁路、轨道交通、货运码头等新建项目,主要采取股权合作、PPP模式、BT模式、BOT模式建设;在建项目主要采取股权融资或股权融资加委托运营的模式;建成项目主要采取融资租赁、股权转让等方式引进社会资本。第二,对于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项目,主要采用BT模式、BOT模式建设。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投资人组建专门的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建成后可以由政府回购,也可以特许经营一段时间后交回政府。第三,对于供水供气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新建项目,主要实行BOT模式,厂站由社会投资人建设、运营和维护。在建和已建成的主要采取委托运营或TOT模式。第四,对于学校、医院、广电、旅游设施等新建项目,主要采取PPP模式,在建项目主要采取股权融资或股权融资加委托运营的模式。第五,对于保障性住房、文化体育设施等项目,主要采取一体化建设模式,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开发项目作为一个整体,通过项目法人招标、土地带条件招标等公开竞争方式,确定综合开发单位。

  打破“玻璃门”才能激活民间投资活力

  援引李安泽透露的数据,近些年来,我省民间投资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近5年年均增长36.8%,比全部投资平均增速高4.3个百分点,对投资的平均贡献率达到74.1%,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已由2008年的61.6%提高到去年的69.1%。从今年1-7月的情况看,全省民间投资增长30%,比全部投资增速高9.2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72.6%。

  李安泽分析,我省对民间资本的开放程度仍然较低,民间投资增长的空间仍然较大,能源、交通、通信、市政、教育、医疗等行业仍以政府投资或国有投资为主,虽然有些领域在政策上已对民间资本开放,但在实际运行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现象,制约了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对于全省稳增长、调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释疑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包不包括向个人投资者开放?

  个人需有技术合作方

  发改委:原则上来讲,除了企业,个人也可以投资这些项目,但是每个行业都有相应的资质要求、技术要求,需要有相应的设备和团队,所以光有钱不行,需要寻找有技术的另一方进行合作,共同来参与项目开放,这是可以的。

  释疑二:政府投资或国有投资仍将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建设运营的重要参与者,社会资本是否仍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享同等待遇

  发改委:此次面向社会资本开放的项目,已明确对社会资本参与的拟建和在建项目,应给予政府投资项目的同等待遇,积极为项目实施提供各种要素保障。同时,采取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多种方式公平择优确定项目投资人,对各类投资者一视同仁。

  释疑三:这次推出的大都是投入大且持续时间长、投资回报慢的项目,如何调动社会资本介入的积极性?

  建立投资、补贴与价格的协同机制

  发改委:这就是一直以来所说的社会资本遭遇的“弹簧门”现象,即由于缺少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社会投资人进入后无法获得合理收益、难以经营下去的现象。为了使投资者能够有相对稳定合理的投资回报,此次面向社会资本开放的项目,将加快建立投资、补贴与价格的协同机制。一是通过合理的政府投入,减少企业一部分投资。二是推动财政运营补助向政府购买服务转变,适当增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三是给予企业一定的土地开发权,以及一定广告、商铺、冠名等经营权,以增加企业其他经营收入。四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投资运营公开透明,压缩项目建设运营成本。

  释疑四: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后,是不是意味着价格也会随之放开?

  构建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发改委:价格是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市场化改革政策中的关键一环,既关系着企业能否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又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省将进一步推进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资源及社会可承受的原则,科学测算项目投资成本和服务成本,建立定期价格监审制度,进一步调整理顺价格收费水平,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文/记者陈艳伟 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