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证监会对首批上交自查报告的拟IPO(首次公开募股)企业的财务复查及现场检查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核查第一刀是否也将高举重落,愈发受到市场关注。
据新华网报道,按照部署,证监会将于5月中下旬完成对首批30家拟IPO企业的抽查。无论抽查结果如何,现在市场最为关注的恐怕还是核查第一刀的杀伤力。
在财务专项检查开始前后,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多次表示,要让“怀着侥幸心理的人没法心存侥幸”。分析人士指出,从本次对平安证券等保荐机构的处罚力度来看,监管层对造假企业及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将趋于加重。
截至目前,证监会唯一公开点名的抽查中存在问题的企业只有天丰节能。据消息人士透露,天丰节能的主要问题是虚构收入,伪造银行单据,银行对账单无法与之匹配。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公司已进入立案调查阶段。
业内普遍认为,由于是“顶风作案”,天丰节能相关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可能会受到比以往更严厉的处罚。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近日强调,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行为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破坏资本市场公信力,是资本市场的毒瘤。证监会将继续深化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切实推动各方归位尽责,尤其是要重点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虚假披露等违规失职行为的惩处力度。
沪上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认为,证监会的一系列举措将不断完善规则,使发行人、会计师、保荐机构回归本位,各尽其责。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清除企业财务造假,从而提高A股上市公司的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编辑:禾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