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远香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掌管广发核心精选股票基金(以下简称“广发核心”)3年又242天的朱纪刚,已经是基民眼中的明星基金经理。
2012年,广发核心净值增长率超过20%,在273只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7;今年以来至5月8日,净值增长率更是高达30%,再次进入前10名。而自2008年7月成立至今,广发核心累计净值增长率为108.24%,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16.88%,在股票型基金中名列前茅。
“基金业绩主要来自于精选高成长股。”朱纪刚表示,投资成长股是取得超额收益的源泉,广发核心基金成立近5年来的优异业绩表现主要来自于高成长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成长股的品种有所不同,但广发核心重点投资的理念和标准没有变,因此取得了不错的长期投资回报。
挖掘超预期的成长股
行业景气度高、企业竞争力强、业绩持续高速增长,是朱纪刚挑选成长股的三个标准。
“行业景气度是投资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选择因素,行业景气度高的企业更容易获得稳定的持续增长。”朱纪刚说,选股的基础是挑行业,投资景气行业的个股,能够获得超越市场平均利润率的回报。例如,今年以来涨幅可观的大华股份(002236.SZ)、康得新(002450.SZ)、省广股份(002400.SZ)、光线传媒(300251.SZ)等30多只牛股,基本都是来自电子、传媒等景气度上升的行业。
在自上而下圈定景气行业的范围后,如何找出最受益的企业并评估其投资空间则是选股的关键所在。
“不是简单的估算业绩和估值就能算出投资空间,必须通过深度调研,摸清企业的价值所在。”朱纪刚称,有些基金经理会根据券商的研究报告来挑选成长股,但事实上券商对成长股的研究比较滞后,经常是等股票涨幅较大后才上调业绩预期。因此,基金经理要挖掘出牛股,第二步是要提前对企业基本面做出准确的预判。
朱纪刚以一只传媒类上市公司举例,年初股价约22元时,券商一致预期其2013年每股收益为0.8~0.85元,按30倍PE计算,合理股价为24~26元,空间很小。但他调研和测算后判断其每股收益能做到1~1.1元,合理股价在30元以上,相较于当时22元的股价,还有近40%的投资空间。于是,他果断重仓这家公司,4个月内收获了50%以上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