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香
曾经一度问鼎A股“第一高价股”宝座的洋河股份(002304.SZ),在短短十个月的时间,市值蒸发千亿元。紧急推出的10亿元回购计划也没能挽住股价颓势。
一位私募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在洋河股份市值追赶上五粮液达到千亿元的时候,当时我就判断,同样是千亿元的话,肯定会买入五粮液。毕竟与茅台、五粮液等酒企相比,洋河股份的成长太快了。公司业绩主要是靠营销的推动,缺乏足够的沉淀和底蕴。对抗白酒业寒流的抵抗力,也远逊于茅台、五粮液等巨头。”
按照业界公认的判断,白酒行业黄金十年已经结束,洋河股份急速扩张的天量产能如何消化?依靠有效的营销方式迅速崛起的洋河股份能否再续资本市场的神奇表现,还是一个未知数。
天量存货隐忧
尽管洋河股份的首期回购计划已经推出,但是其股价似乎并无太大起色。
从2012年7月至今,洋河股份的股价经历了近乎惨烈的下跌,并跌出了“百元股俱乐部”。
2012年6月1日,洋河股份进行了除权除息。当日,洋河股份每10股送2股,并派现金15元。7月16日,洋河股份再次创出156.48元/股的高价。但此后,洋河股份的股价就开始了一路下跌。截至记者发稿前的5月8日收盘时,洋河股份股价为58.98元/股。之前的5月2日,洋河股份最低已经下探至55.38元/股。
从2012年7月16日除权后创出156.48元/股的高点至今,在仅仅10个月的时间里,其市值已经蒸发过千亿元。
前述私募人士表示,在白酒行业降速的情况下,资本市场降低对于洋河股份的预期也是在预料之中的。
据洋河股份4月23日发布的一季报显示,今年1~3月份,洋河股份实现净利润23.31亿元,同比增长6.23%。这与其2012年一季度业绩增速有相当大的差距。2012年同期,洋河股份净利润22.12亿元,同比增长88.82%。
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在宏观经济不景气和限制“三公消费”的背景下,洋河股份原来的核心消费群体“团购模式”受到挑战,特别是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从公务消费转向商务领域之后,洋河股份“蓝色经典”系列的中高档酒生存空间遭遇较大的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