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据一财网报道,日前,审计署一纸审计公告“曝光”了三家银行业务违规办理的诸多问题,也揭开了银行业长期存在的三大顽疾:违规放贷、高息揽储、隐匿不良资产。而银行的考核机制,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一系列系统性问题再次拷问银行内控。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政策性银行,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不逊于大行,进出口银行在商业化之路上的高歌猛进已然使其付出“代价”。
三份审计署公布的审计结果,将中国银行)体系长期存在的顽疾,彻底揭开。
近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对建设银行、农业银行、进出口银行等三家银行2011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审计结果。根据审计,三家银行共违规发放法人贷款245.73亿元。其中,建行违规发放法人贷款共68.16亿元;农行违规发放法人贷款98.13亿元;进出口银行违规发放贷款79.44亿元。
总结上述三家银行违规放贷的情况,问题亦大多出在贷前、贷后两个环节。贷前以贷款资质审查不严等原因为主;贷后的问题则出在贷款资金挪用上。
最近几年,银行负债压力大增,每家银行都在大谈“存款立行”,下面基层行完成存款任务的压力很大。为了完成指标,有些银行网点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变相高息揽存。
“每到月末、季末,银行客户经理就很抓狂,到处要存款。”一位内蒙古金融业人士称,在月末、季末,资金价格最贵,这种存款都是在银行体系“一日游”,29日入账,下月1日就转出去,但就是这一两天,帮助客户经理完成了任务,客户经理也可以给存款人高额返点。
“以后一旦利率市场化了,非法揽储的现象也将随之消失。那时候大家都可以光明正大地提高存款利率,吸引客户。”郭田勇表示,高息揽储屡禁不绝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对审计署日前发布的2011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均回应表示已进行积极整改,目前风险基本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