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4月,凡客诚品推出了李宁限时特卖。和凡客明确开启特卖模式一样,近期几个平台对“特卖”的渴望都拉大了攻势。
据亿邦动力网报道,天猫在2013年重点策略是扶植“品牌特卖”,成为专属流量和资源;当当将加速革新奥特莱斯频道,以更低的扣点出击,全线低于3折清货模式;聚美优品的名品特卖也将对接后台,动态调整库存,合作品牌可以不入仓;京东服装城内也在频繁尝试特卖模式,未来不排除有专门入口产生……
其实特卖模式火爆的背后根源是库存,面对鞋服行业近两年来大量的库存危机和模式带来的毛利诱惑,大家开始心痒手痒了。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支撑了唯品会如今成绩的,一是传统品牌大量的库存,二是限时特卖的模式。当唯品会证明了以上两种的价值,从商业层面的诱惑开始让人心痒,大家都想做。
不得不说的外部环境是服装行业近两年高库存的现状。2011、2012年凡客所暴露出来的库存问题,让陈年经常去华南一带见了很多传统的鞋服品牌,除了思考自身解决之道以外,陈年发现其实很多大的品牌厂商在这两年遇到的库存问题比凡客只大不小。
在华南地区,大量鞋服库存为了清库存得到现金流,以超低的价格将其清理,“衣服12元一件,T恤5元,我所见到最贵的是36元一件卖出去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库存面前,很多品牌商都没有还价能力。
其中的矛盾还在于,不少传统品牌想要保持自身品牌的独立性和价值,不清库存不大幅降价。但当其他相似品牌相反操作,一双常规的慢跑鞋,对于消费者来说性价比越高越好,300元的正货一定会被100元的库存货挤压份额。“你知道吗,李宁用18亿回购自己的库存的事,触动了很多传统品牌商,大家心里都五味杂陈非常矛盾。”他说。
与此同时,淘宝上不断诞生的“小而美”品牌,凭借自身独特的产品设计,灵活的渠道和快速的供应链,以销定产,很多售罄率超过80%,同样在挤压大品牌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