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南昌市恒茂国际中心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响起鞭炮声,“中航证券”在此挂牌开张。这不是新开张的营业部,而是中航证券有限公司南昌广场南路证券营业部搬迁而来,“主动”放弃原址2000多平方米营业面积,微缩在这不足千米的三楼。
上周路过方正证券南昌南京西路证券营业部,原来的二楼、三楼中大户室早已变成某家旅馆的客房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年可省下40万支出。
煎熬于低迷市况的南昌券商行业,面对经纪业务收入急剧下滑、营业成本不断上调的困局,各家营业部不亏损不可能了,“少亏就是盈利”,万般无奈之下,只能节衣缩食觅活路。
券商微利时代又到来
遥想2006年和2007年,券商整体沉醉于经纪业务爆发式增长,投资者蜂拥入市,各家券商应接不暇,行业盈利也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员工的工资奖金也是水涨船高,成为当年最盈利最羡慕的行业。但近几年,随着营业网点的全面放开,佣金价格战越演越烈,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券商往日的“暴利”风光已成为历史,经纪业务的微利时代到来。
记者手里拿到了一份近几年江西辖区证券经营机构一览表,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有数字记录的全省营业部只有58家(财务统计口径),一直维持到2008年年底,2009年只增加了一家,而到了2010年的3月猛增至115家,几近翻番,2012年3月又增至126家,截至2013年3月12日,全省营业部共有132家,终于实现了翻番。
六年时间,证券经营机构从58家扩张到132家,而股民数量并没有增加多少:2007年12月21日,58家营业部开户总数为138.20万户;至2012年11月底,全省开户总数为233.25万户。百万新股民集中一个时间段涌入百家营业部,不可避免引发佣金价格战。
2010年9月,记者曾以《南昌证券营业部引爆佣金战》为题,披露了南昌市各家新老券商大打佣金战的内幕。2011年6月2日,江西省证券期货业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交易佣金自律管理的通知》,要求江西范围内各证券营业部对转户或新开户的股市投资者,最低佣金不得低于1‰。至此,情况稍有好转。
但今年以来,随着放松证监管制,对佣金不再作硬性规定了,中国证监会也正式发布了《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监管规定》,取消了对证券公司设立分支机构的数量和区域限制。在网点即将全面放开情况下,各家营业部员工为此再度动用各种关系,四处吸纳客户,竞争又将呈现白热化,券商微利时代再次到来。
营业部节衣缩食觅活路
据测算,若要新设一家营业部,前期的投入包括场地租金、硬件设备、职工薪水等,如果是一二线城市,其成本可能要在500万至600万左右,按三年折旧,每年的折旧费用也要200万元。
纵观江西132家营业部资料,绝大多数是租借场地营业的,而以目前股市行情状况计算,A股市场成交量持续萎缩,打了几年佣金战的券商,最终发现受伤的还是自己,年终结算,面对经纪业务收入急剧下滑、租金不断上调困局,营业部很难赚到钱,只好节衣缩食过日子。
今年春节刚过,南昌市中心地带恒茂国际中心的一个角落响起鞭炮声,“中航证券”在此挂牌开张。但这不是新开张的营业部,而是从广场南路搬迁而来的。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南昌广场南路证券营业部,始建于1993年6月,是南昌市早期开业的证券营业部之一。最早在八一广场的省展览中心,后搬至广场南路198号四至六楼,一直以来是南昌市乃至江西省响当当的一块招牌。除了经常上榜在沪深交易所涨跌幅交易公开信息榜之外,在全省各家营业部交易金额排名中一直前列三甲。
为何搬迁至此?该营业部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广场南路三个楼层的营业面积共有2000多平方米,现在只有900多的面积,而租金只要5万多一点,正所谓“省钱也是赚钱”。除了合同到期、节省租金之外,还有一个令人头痛的事情:行情不好,现场的股民不做交易,微波炉热完中饭还不说,有的还把晚饭做好了带回家,洗衣洗菜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长此以往日积月累,营业部没有“收入”只有“付出”,感到“吃不消”了。
上周,记者路过方正证券南昌南京西路证券营业部,被大门口左右招牌吸引住,左边是“嘉乐宾馆二楼”,右边是“方正证券一四五楼”。这栋楼原来整个五层都是方正证券营业部所租的,如今为何变成这样了?上楼后才发现,不止二楼,连三楼也是属于那家宾馆的,服务员告诉记者,只是“没在门口招牌上写明”。
方正证券南昌营业部前身为华夏证券青山路证券营业部,当年在青山路还没有第二家营业部,可谓是“独霸一方”,占据楼上楼下好几层,2004年被泰阳证券受让后改名为泰阳证券南昌营业部,迁址至南昌市阳明路12号,也是楼上楼下几层的面积。2008年又变更为方正证券南昌南京西路证券营业部,迁址于南京西路219号,除了一楼属于过道外,楼上更有重新装修的四层。现在为何减少了两层?工作人员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层楼的租金是20万/年,现在一年可以省下40万了。
另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随着股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电脑的普及,很多现场股民都回家炒股去了,本来就没有行情,也承受不了现场的高佣金。日益锐减的现场股民数量,营业部感到已经用不了那么多层楼了。至于将来,工作人员坦陈:“现在二层楼还嫌多了”。
无奈之下减员降薪
数年的熊市,股民深受重伤,仅去年的上半年,A股投资者销账户数达到22.74万户。无人交易的后果,直接导致券商业绩大幅缩水,也必然影响到员工的工资福利,减员、降薪的传闻也在坊间盛传。各家营业部以前互相比拼的是“不亏”,而现在不亏已经不可能了,演变成“少亏就是盈利”。
南昌某家券商的老总无奈告诉记者,自己去年的年终奖都拿出了十几万以补贴员工,否则他们更没有积极性了。熬过数年之后,现在终于挺不住了,首亏的帽子也戴上了,好在还有几间店面的房租可以补贴一下,否则别说奖金,平时的工资也得减少20%。
房租收入可以计入营业部的利润,多少还能冲抵亏损金额,只苦了那些租场地营业的券商。记者依据截至3月12日的资料统计了一下,在全省132家证券营业部中,除74家之外,58家设在南昌市的营业部绝大多数都是租场地营业,动辄几十万的租金占据着微薄利润的一大块,尤其是那些开设在高端写字楼里的营业部,房租、水电、终端设备、现场管理人员等一系列开支,都会让营业部感到入不敷出。
“屋漏偏逢连夜雨”。去年4月、6月和9月,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先后三次降低了交易费用,按2011年市场成交量测算,全年可降低证券市场交易成本67亿元。虽然被减掉的“大头”是两市交易所和中登公司的收入,但对营业部来说,或多或少也被减少了一些收入。某家新开设的营业部老总诉苦道,刚开张就“降价”,本来靠比别家的佣金低才能生存,以后更难活了,不得已把已经招来的员工减掉了几个。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密集发行,无疑给各家券商带来收入来源。但某营业部客户经理介绍说,行情的持续低迷,并没给这些产品带来正收益。“简直就是‘坑爹’,那些买了理财产品的客户,我到现在都没脸去见他们。”这位客户经理感到十分惭愧。
记者手记
当辉煌成为过去时,“靠天吃饭”的模式仍未发生实质性改变。采取一些非常规的节省办法,或许是个好主意,更是一条另类的活路。
证监会上周召开新闻通气会,新闻发言人透露,将于5月8日召开2013年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据悉,主题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证券行业创新发展,将正式拉开证券业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大幕。届时,或许带给各家营业部更多的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