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4月15日消息,原中信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正式出任中行党委书记。同日,原交通银行董事长胡怀邦接替陈元任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
近日,中国金融机构人事变更仍在持续。而随着胡怀邦、田国立分别离任,交通银行和中信银行董事长一职也面临新一轮调整。
银行高管新一轮人事变动将开始
据北京商报消息,在空置了29天之后,中国银行新任掌门人终于尘埃落定。4月15日,中央组织部宣布原中信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正式出任中行党委书记。同日,原交通银行董事长胡怀邦任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
而上一次商业银行董事长大洗牌还要追溯到2011年郭树清、项俊波分别转任证监会、保监会主席。
在3月中旬肖钢赴任证监会主席一职后,中行新舵手终于揭晓。中央组织部昨日宣布,中信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正式出任中行党委书记,经过相应的公司治理程序后,田国立将任中行董事长。
此外,交通银行昨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胡怀邦已辞去该行董事长、执行董事和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任自2013年4月15日起生效。
事实上,多家上市银行董事长变动的一幕在一年半以前曾经上演过。2011年10月29日,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集体换帅。原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接任证监会主席、原农业银行董事长项俊波出任保监会主席。
央行工作经历、国有大行掌门人身份,是郭树清与项俊波升迁的重要筹码。曾有分析人士表示,掌控一家国有大行,上承宏观政策,下接实体经济,身处这一职位的人对中国经济的理解自然更客观贴切。因此国有大行董事长一职往往被看成是培养行业监管者的最佳历练岗位。
2012年初,原国家开发银行行长蒋超良任农业银行董事长,原央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洪章任建设银行董事长。
对比上一轮银行高管变动不难发现,田国立、胡怀邦的工作领域仍在银行机构体系内部。而项俊波、郭树清则完成了由银行家到行业监管者的跨越。对于田国立、胡怀邦两人的继任者,目前尚未有进一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