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昨日晚间,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四川等地的部分白酒企业用酒精勾兑冒充粮食酒进行销售。报道称,这样生产一吨白酒可以节省万元。
据了解,去年因塑化剂事件,白酒类企业遭遇重创。据某券商分析师表示,目前白酒股刚刚从塑化剂以及限制三公消费的一波大调整中止跌,“这一下股价又玄了”。
央视曝光四川部分酒企香精勾兑白酒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白酒塑化剂风波还历历在目,昨日(4月15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不明不白的白酒”为题,报道了部分小酒厂酒精酒标注问题、香精香料容易产生塑化剂等问题。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今日白酒股将遭遇较大的冲击。
报道中,有酒厂调酒师演示了食用酒精勾兑过程,“100毫升93度食用酒精,加100毫升水,酒精度就变成46度了,然后再添加各种酸类、酯类香精香料就行了。”报道中的调酒师表示,“勾兑酒在出厂时的包装上也不会标明加入了香精香料等添加剂,这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食用酒精勾兑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但由于消费者一直对勾兑有误解,所以白酒企业也不愿意公布这些,在产品标注上也存在不规范的情形。但鉴于成本压力,在低端白酒中,用一部分级别较低的原酒,再用一部分食用酒精调制而成的现象较为普遍。去年,古井贡酒就被曝出低端白酒使用食用酒精勾兑。
据央视报道,调查期间记者在四川邛崃、泸州、宜宾等地发现,在原酒中添加食用酒精或者香精香料的酒厂包括,四川省邛崃金穗实业公司、邛崃市观音塔酒厂、成都市坤宁酒业有限公司、四川省泸州造酒厂、四川宜宾醉翁酒业有限公司。
据一位酒厂的负责人介绍,原酒最低要一万八千元一吨,而酒精加水勾兑后只要三千元一吨,只有原酒价格的六分之一。
对于央视上述报道,某券商分析师表示,目前白酒股刚刚从塑化剂以及限制三公消费的一波大调整中止跌,“这一下股价又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