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业网
热线电话:0791-88185535 | 监督电话:0791-88185535

炒股要常看对账单

2013-04-15 15:02

  记叙普通股民炒股经历的《草根故事》,经常能引发不少读者的共鸣,也有不少股民打来电话述说自己的股海风云。詹昌先,就是其中的一位。

  上星期,电话机上显示有一个未接的号码,回过去时,接电话的人请我收盘后再打过去。炒股票的人真是忙呀,收盘前三分钟还要看盘,生怕耽误了战机。

  临近三点半,这位詹先生才接通电话,我们就此细聊起来。原来他是位职业股民,还是位大户,他的经验总结起来非常简单明了:不炒短线,时常看看自己的对账单。

  避免风险不炒短线

  “作为一个股民,一定要看到风险。股市有风险,是人人皆知的格言,但未必人人能看到风险的存在,特别是在行情高潮时期。”

  他的这番话不无道理。虽是很实在的一句话,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做到的,没经历过风雨的人,绝对体会不到。

  2004年,还在某单位上班的他,买的第一只股票是西山煤电(000983),当时买入价是10块多,17.10元都没抛,最后跌至4块多钱(除权后),深刻的教训给了他当头一棒。打那时起,“风险”二字深深烙在他的脑海里了。

  但令我感到疑惑的是,西山煤电从10块跌至4块,并不是短线所致,时间长达几个月,够他定下的长线“条件”,何况短线涨到17块,获利70%,比长线被套最后割肉强过几百倍,照理应该得出炒短线而不炒长线的体会,为何他却悟出如此相反的道理?为此,他解释道,这是早几年炒股的经历,那时还没有真正入市,懂的东西不多,此后的几年特别是2006年留职停薪后才算真正入市,也“懂事”了。一不小心,从入市时的8万炒到了100万!

  炒股经历中的第一桶金100万,如何称为“一不小心”的?原来,2006年的证券市场疯炒权证,这种俗称“带刺的玫瑰”的东西,被炒得很厉害,涨起来没止境,跌起来没尽头,尽管有资金要求的门槛,但仍有不少股民乐此不疲。天堂与地狱,就在一念之间。詹先生算是个幸运的,以每份0.30元的价格买了200万份的万科权证,一个星期就涨到了5块,连忙打车去营业部抛掉了,第一桶金就这样到手了。

  听了这番话后,我更觉得他所说的有点“离题”了。不仅西山煤电,万科权证也是如此,既然是炒长线的,何必在乎收盘前的三分钟?看来,“短线是银”与“长线是金”之间的矛盾,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有时候恐怕也要灵活运用。

  时常看看对账单

  不炒短线的第二个理由,那就是“时常看看自己的对账单”。

  自从2006年挖到第一桶金后,他便自认是股神了,心也开始漂浮起来了,于是不断地抄底、不停地割肉,虽然还不至于亏掉100万,但不炒短线决心再起,反正已经下股海了,也有时间静下来读读书看看报了。在大盘狂热之时,他依然选择退出,2008年的股灾也就这样躲过去了。

  作为中小散户,如何才能看到风险?他认为,除了关注政策面之外,坚持选择那些业绩优良、符合政策鼓励的行业、处于底部的股票,多看看自己的对账单也有很大的好处,因为手续费、佣金印花税等,是赚还是亏,短线好还是长线好,在账单上都能反映出来。据他自己说,以前炒短线时,账单上的手续费都达100多万。2009年又赚了一个100万,但他对这桶金的来历却不愿意多谈,只是谈谈地说“至2013年亏掉了60%”,这也是他炒短线得出的教训,更是看着不菲的交易费得出的后悔话语。

  记者手记

  听得出来,他对炒短线极为不赞同,以自己7年炒股经历反反复复在证明这一点。

  其实,无论是短线还是长线,或者时而长线时而短线,股民们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操作思路及技巧。还是那句话,他的经验或许并不适合你,但无论成功与否,欢迎大家敞开胸怀,拿起你的电话与记者交谈,给读者留下你的经验,吸取你的教训。人名可虚、事实必真,我在电话这端等着你:0791-86849093。

  ■记者高志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