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业网
热线电话:0791-88185535 | 监督电话:0791-88185535

收益奔7破9“抢钱”风愈演愈烈

2013-06-28 17:05

  作为3家银行的优质客户,刘女士近期每天都能接到各银行发来的产品推荐短信。24日某银行的一条短信说,一款产品预期收益率可达7%,这让她感觉“亏大了”,因为“一周前买的产品收益率是5%”。

  据了解,随着“钱荒”问题在市场上蔓延,近期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骤升,多数短期产品预期收益率达到6%以上;同时,信托产品也趁势拔高收益率,加入“抢钱”行列。

  市场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纷纷走高

  “预期收益率可达7%?亏大了!这是我收到短信的第一反应。”刘女士说,大概从6月中旬开始,她发现自己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各家银行发来的产品推荐短信,而且预期收益率也一天天走高。按照以往的经验,一个月左右期限产品5%的收益率已经非常可观,一年期产品6.5%左右也不错,于是她上周买了一款30天期的产品。没想到的是,一款类似的31天期产品目前收益率已涨至6%,而一年期产品的收益率更高达7%。“有点不可思议。”她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和连日的高温天一样,这几天省内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也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预期收益较上月普遍上涨1%以上,相当一部分非保本产品都在6%以上,少部分产品高达7%。“高净值38天产品,30万元起点,预期收益率为6.68%,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收益应该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在南昌市叠山路某股份制银行营业网点的理财专柜,理财经理正在向4位市民推荐一款理财产品。

  南京东路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网点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这几天收益高了不少,相比上个月基本都涨了1.5%左右,我行最高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能达到7%,其他保本型的产品也基本维持在5%以上。”

  信托产品收益率“破9”

  除了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近期也“发飙”了。

  “求教,有哪位专业人士解答一下,收益率高达9%的信托产品可不可以买,风险如何?”金先生在3个QQ群里发了同一条信息,有人提醒他要谨防风险,有人告诉他资金投向好的情况下可以购买。没有得到肯定的说法,他仍然犹豫不决。他说,如果风险低能保本,自己计划这两天就把房子出手套现,然后和朋友一起买这款信托产品。

  记者从某证券公司“6月份代销信托产品一览表”上看到,发行规模4亿元的产品,期限2年,预期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00万~300万元9%、300万~2000万元9.5%、2000万元以上9.8%。发行规模同样是4亿元,期限12个月,100万~200万元预期收益率8.5%、300万元以上预期收益率9%;期限18个月,300万元以上预期收益率9.5%。发行规模1亿元,期限2年,100万~200万元预期收益率9%、200万元以上预期收益率9.5%。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从21日一款产品的销售情况来看,这类产品主要是企业购买,比如省内某制药企业就买了2000万元,另一单位购买6500万。

  “也有普通的投资者,不过300万以内的客户一般会受到名额限制,不一定能买到。”因此,有部分客户“抱团”凑足300万元购买。

  影响

  企业贷款难融资成本高

  市场上资金紧直接推高了理财产品收益率,投资者们选择多且可获得更多收益,而急需贷款者却饱受煎熬。

  “购买房子银行不放款那是暂时性的,我们做实业的可就苦了。”艾先生在南昌市青山湖区经营一家服装生产企业,最近为银行贷款伤透了脑筋。之前的200万贷款7月2日到期,前几天到银行办理贷款手续时被告知原先的信用担保没有用了,现在需要提供抵押物才能贷款,而他除了市区一套市值100万元左右的房产,没有其他财产可做抵押。

  让艾先生更为苦恼的是,即使是用这套房产做抵押,银行也最多放款70万元,而且利率要提高10%。“之前的贷款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20%,现在要上浮30%。”艾先生无奈地说,“不贷,企业难以生存;贷,成本增加,勉强度日。”

  “确实收紧了贷款规模。”某国有银行信贷部负责人坦言,总行划定的贷款新增规模在这个月下降,也就直接影响了放款,股份制银行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

  提醒

  高收益难持续投资注意风险

  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水涨船高的同时,兑付风险也在升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度过“艰难的”年中,到7月中下旬,市场上资金面紧张的局面或可缓解,理财高收益的现象将难以持续。

  “现在是非常时期,风险承受能力一般的客户,建议购买保本型的理财产品。”某国有银行的理财师表示,在目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理财产品出现风险的可能性比较高,选择非保本型的理财产品,不但可能拿不到预期收益,甚至有可能本金也不能全保,理财高收益增加了银行自身的成本。

  对于市场上给予投资者最大诱惑的信托产品,这位理财师认为,除了需要投资者考察信托公司的资质之外,还须看信托项目主体,如投资于证券交易和艺术品等小众市场的产品,应谨慎对待切勿随意购买,最好选择资金投向品牌企业的产品。除此之外,还得看这家企业的担保方式,包含抵押物的情况、兑现难度等。“最重要的一点,收益与风险成正比。”这位理财师给记者打了个比方,一款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15%,融资方至少需要赚取20%的利润才能偿清贷款,风险可想而知。从当前形势来看,年化收益率在6%~7.5%的信托产品风险可控性相对较高,年化收益率在9%以上的产品则应谨慎出手。

  ■记者黄培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