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已经2个月没有回家的李祥林,从长沙不远千里回到了金溪。“此次返乡有公有私。”李祥林说:“一是参加县里一个重要会议,二是回家与家人团聚。”
年过半百的李祥林身份是思派思香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其生产的樟科类香料产品占据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芳樟醇产量全国第一,产品畅销欧美。目前,他与徐国平等创办的3家金溪香料企业,还掌握着国际市场樟科类香料产品的话语权。
掌握国际市场定价权
“全球天然樟脑粉、芳樟醇的价格现在由金溪县说了算!”接受采访时,李祥林“自卖自夸”:“如果前些天你在长沙签约现场,才能真正感受到金溪香料业在国际上的‘牛’势地位。”
由于香料产业需求旺盛,此次在长沙香料洽谈会上,中外香料买家簇拥着李祥林、徐国平,最后他们把天然樟脑粉的国际交易价格从每吨2.5万元提高到9万元、芳樟醇从7万元提到15万元。
这样的场景,在之前李祥林想都不敢想,只有被人“叫价”的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由于全球饮料、化妆品和药品生产企业纷纷压缩库存,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对香料产品的需求,香料产品与原材料价格直线下降。2009年底,李祥林原本已与福建某香料林基地谈妥一笔购买500吨原料的生意,可是由于金融危机低谷已过,经济开始复苏,对方提高原料价格,让李祥林陷入“两难境地”——不买吧,厂里生产订单催得紧;改道去别处,时间来不及。无奈之下,李祥林接受了对方开出的价码,仅此就损失了60万元。
“长期以来,金溪香料企业‘两头在外’,产品出口外销,所需原料则从外地购买,受制于人。”李祥林说:“现在掌握原材料,有了技术,对于产品价格我们有了说话的份。”为此他与依思特和绿萃3家香料企业,2009年冬天通过林权流转,在金溪山地连片开发种植香料原料林1万亩。他们还在云南收购、租赁桉树林10余万亩,为企业提供不竭的原材料。
“企业的命运由自己掌握。”李祥林说。
创业赶上时代好节拍
“自己创业成功,恰好赶上每个年代的好节拍。”李祥林的公司坐落在金溪工业园区C区,当年创业时的黑白照片已经发黄,从他的回忆中能了解到整个过程。
李祥林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先后贩过生猪,办过铁皮厂,熬过樟油,并为江苏昆山等地一些香料企业提供过原料,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积攒了资金,积累了经验。
1997年2月,李祥林了解到香料产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仅半年时间,一个投资80万元的金溪漂润香料厂建起来了。然而,谁也不曾想到,好景恰如昙花一现,投产仅三个月就亏了60多万元。8个小股东担心厂子就此垮下去,纷纷退股,将剩下的20万元资金全都撤走,工厂陷入了举步维艰的窘境。
同年9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李祥林听到了一个激动的消息:下半年,国内几家国有大型香料厂都将改制。李祥林认为,企业改制、资产重组、人员变动,必将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此时原料因滞销必定降价,产品因减产必然提价。只要抓住这个时机购进原料,组织生产,抢占国企改制时出现的市场空白,就一定能站稳脚跟。
为此,李祥林四处求助,终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凑到了96万元。不出所料,漂润香料厂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纳税20多万元。从此,漂润香料似滚雪球越做越大,年纳税连年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