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省茶产业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质量稳步提高、产业经营步伐加快、区域优势逐渐凸显的良好态势,进入了由茶叶大省向茶产业强省转变的关键时期。为加快把茶产业打造成全省现代农业支柱性产业之一的进程,近日召开的全省加快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总结了我省茶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对把茶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做优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由本报记者采写的“三问”茶产业系列述评,希冀对加快我省茶产业发展有所裨益。
江西境内生态环境优越,种茶条件得天独厚,是全国茶叶重要产区。自古以来,江西茶叶素有“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和“茶盖中华,价甲天下”之美誉。
为把茶产业建成山区农民的致富支柱产业,200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加快由茶叶大省向茶产业强省转变这一主线,把茶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和“四个一”工程来抓,先后出台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扶持政策,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江西茶产业成为赣鄱大地的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富民产业。
目前,全省茶园面积突破100万亩,连续5年以年均6.5万亩的速度扩增。去年,全省茶叶产量逾3.9万吨,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幅;茶产业产值达66.1亿元,茶农人均增收1100多元;江西绿茶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出口创汇390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初步统计,今春全省茶园采摘面积达79.22万亩,同比增长5.76%,春茶产量达1.70万吨,同比增长16.44%;全省茶叶质量合格率连续三年保持100%,居全国第一位。
政策组合、资金组合,茶产业规模稳步扩大
在靖安县宝峰茶叶有限公司白茶生产基地,映入记者眼帘的是500亩整齐有序、生机盎然的连片新茶园。夏阳下,茶农们在忙碌地给茶树施肥、抚育、修剪。公司经理刘道龙向记者介绍:“我们每开发一亩新茶园,县里补助950元,有了这么好的政策扶助,我们投入了500多万元,现在已开发1100多亩茶园。今年一季春茶产量达7吨,全年销售收入预计可超900万元。”
这是我省采取政策组合、资金组合等举措,推进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一个缩影。据省农业厅副厅长程关怀介绍,去年,省财政拿出2000万元扶持新建茶园,带动了2.38亿元政府和民间资本投入茶园建设,全省扩大茶叶种植面积8万亩,是近几年增速最快的一年。修水县累计整合部门资金1.5亿元,新扩无公害茶园9.7万亩。
目前,全省基本形成了赣东北婺源、浮梁、上饶县,赣西北修水、铜鼓、武宁、庐山、靖安,赣中井冈山、遂川、金溪、资溪、进贤及赣南上犹、宁都、崇义、于都县等四大茶叶优势产区。其中婺源、浮梁、遂川、庐山已列入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中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区域的重点产茶县。去年,四大优势产区主要县(市)茶园面积占全省茶园面积87.15%,产量占总产量70.47%,茶产业优势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