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影视、电子等新兴行业股票不断创出新高,中小板、创业板指数相对沪深300指数的溢价率创出近3年高点。
在一片炮轰创业板估值泡沫的声音中,《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重仓持有、手中掌握着大部分筹码的一批基金经理,选择锁定筹码护盘,将股价继续推高。“创业板指数将是未来三年中国最牛的指数。”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说。
在深圳一位成长型基金经理看来,“假设市场发生风格转换,但银行、地产等价值股的空间也就10%~15%,扣除掉进出成本,可能还不到10%,吸引力并不大。”
多空对决成长股
“按照增长50%以上的乐观预期,创业板很多股票2013年的动态市盈率已经达到40倍以上,热门成长股的估值已经无法用股票定价理论来分析,只能用‘市梦率’来理解。”深圳一位偏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称其对成长股的估值泡沫感到担忧,近期已经开始撤离。
“时隔两年,创业板指数再次冲上千点,目前估值泡沫比较大。”博时新兴成长的基金经理韩茂华介绍,博时新兴成长基金年初对消费、医药、天然气等板块配置较多,对于传统的金融、地产、煤炭配置较少。但近期市场都在关注风格转换,他预期地产、白酒等周期股会有比较好的机会,因此新兴成长会随着市场风格进行转换。
虽然有一批成长型基金经理开始减持成长股,但记者注意到这批机构并非这波小盘股牛市的主力,而更多是跟随者。
“500多只偏股方向的主动型基金,大概有30只左右将一半以上的持仓集中在成长股。”前述减持的深圳成长型基金经理坦承,多数基金普遍是在一季度成长股上升行情启动后才参与其中,目前已有30%以上的收益,所以选择落袋为安。
但大多数重仓持有成长股、掌握了大部分筹码的基金经理,却选择锁仓等待股价进一步上涨。
“短期成长股的估值是比较贵,但长期看还好。现在股价的飙升属于中间的泡沫,在这位置只能继续持有,随波逐流。”华南一位重仓成长股的基金经理称,目前尚未感觉到成长股面临大的调整,在没有看到特别明确的调整信号前,他选择持仓等待泡沫进一步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