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左右,每年的奢侈品消费竟然超过120亿元。其中,价格在200万元左右的超级豪华车,每年能卖出5000多辆。随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节能减排等政策的持续深入,对大排量、大功率的豪车开征重税,再次提上议事日程。
征收“奢侈税”是现实选择
从2010年到2013年,江西的名车馆、豪车馆,由当初的3家迅飙升到近30家。每年秋季的南昌国际车展,价格不菲的宾利、劳斯莱斯、保时捷,经常是在展出现场,就被神秘富豪“秒订”了。
动则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豪华车,在购买者看来,毋庸置疑是一种象征生活、背景、身份的奢侈品。不过,富人们在购买和使用豪华车,享受舒适的同时,也意味着其消耗了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奔驰S600为例,其12缸发动机的功率达到405马力,油耗相当于两台10吨重载卡车。因此,对豪车征收“奢侈税”,运用税收杠杆调节消费,不失为一种更现实的选择。
据了解,我国目前对汽车在生产和销售环节征收的增值税、营业税等都是一个税率,仅有消费税是按排量而分为三种税率,但税率差别不大。记者在走访南昌豪车市场时,不少相关负责人都表示,业内最近已经流传对售价在150万元以上的豪车,开征重税的消息。
征税背后的各方博弈
南昌某名车馆总经理王锦透露,一辆售价400万元的进口豪华车,其生产成本大概只有100万元,其中的暴利可想而知。虽然豪车的关税已经很高,但在消费领域提高税率势在必行,也就是所谓的“奢侈税”。
王锦表示,他已经看到有媒体报道豪车消费“奢侈税”为20%的新闻,倘若真的开征,恐怕会在短期内刺激豪车的成交量。采访中,王锦坦言,征税的背后除了销售市场的博弈之外,还有政策和乏力的博弈。比如,税收上去了之后,是否能用于改善城市交通、保护环境、公共服务呢?另外,销售方也可能趁征税之前,对豪车集体涨价,狠赚一笔。
豪车大行其道的奢靡之风,颠倒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但就抑制公款购车、建设节约型社会来说,改变的不是汽车行业的销售、消费方式,而是重塑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文/记者罗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