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峰 制图
早报记者 栾晓娜 陆枚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昨日通报,浙江省3日确诊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目前,全国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9例,分布在4个省市,其中江苏4例、安徽1例、上海2例、浙江2例,有3位患者已经死亡。
农业部专家昨日推断,候鸟迁徙将病毒带入我国的可能性较大。针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卫计委)官方网站(www.moh.gov.cn)昨天连发四个文件,除了《关于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还专门印发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一版)》,要求各地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实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个案报告制度。
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主任冯子健昨日接受采访时说,目前卫计委正在组织对H7N9禽流感的疫苗研究。通常流感疫苗研发期需要6到8个月,但对这种新发现的禽流感病毒,研发疫苗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浙江2例病例间
未发现流行病学关联
据浙江省卫生厅通报,患者洪某,男,38岁,杭州建德人,厨师,在江苏太仓工作。于3月7日左右发病,18日回到建德某医院住院;20日转往萧山某医院治疗。24日患者病情加重,于27日上午死亡。4月1日下午,浙江省疾控中心报告患者标本的检测结果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
患者杨某,男,67岁,杭州市人,退休在家。3月25日因咳嗽、发热等症状入住杭州市某医院;4月2日转至浙大医学院某附属医院抢救。4月2日下午,浙江省疾控中心报告患者标本的检测结果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
4月3日,上述2名患者标本经中国疾控中心流感中心实验室复核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浙江省卫生厅组织专家,依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2例病例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截至目前,上述2例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现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也未发现2例病例间存在流行病学关联。
此外,湖南岳阳市昨日报告一例新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死者50岁,祖籍福建省,近段时间在岳阳经商,发病前曾往湖北武汉出差。据了解,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在人群中传播。目前,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没有发现感染症状,死者家属还在隔离观察之中。
我国未在动物中
检出H7N9流感病毒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接到卫计委通报后,农业部紧急派出工作组赴有关省份开展动物H7N9疫情排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目前,上海、安徽、江苏等地均未发现动物H7N9流感疫情。
农业部专家认为,这次人H7N9亚型流感病毒的来源和传播途径仍然不清楚,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病原监测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据统计,此前全球共检出25株H7N9亚型流感病毒,均来自野鸟,从未在家禽中发现;这些病毒可以通过候鸟迁徙得以全球性传播,目前在北美和欧亚大陆均有发现,包括亚洲的韩国和蒙古。我国与已有H7N9亚型流感病毒分布的有关国家处于相同的候鸟迁徙路线,候鸟迁徙将病毒带入我国的可能性较大。
这位负责人说,多年来农业部在切实做好H5亚型禽流感防控工作的同时,始终密切关注H7亚型流感防控工作,各地、各有关单位一直对各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及时研判疫情风险。据各地监测分析,截至目前,我国从未在动物中检出H7N9亚型流感病毒。
在前期已派出多批工作组的基础上,农业部3日再次向江苏、上海、安徽等重点省份派出工作组,会同当地兽医部门开展疫情监测和排查工作,相关样品采集检测工作正在进行中。
严禁因费用问题
延误救治或推诿患者
针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卫计委昨天下发的《关于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等要求,规范门急诊接诊流程,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强化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和报告,并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的标本采集和送当地国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检测工作。
同时,要组建省级临床专家组,加强医务人员,尤其是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培训,重点提高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包括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下同)早期识别、重症与危重症救治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死亡。医疗救治费用按照规定渠道解决,严禁因费用问题延误救治或推诿患者。
已报告确诊病例的地区,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要落实定点医院,加强重症病例救治,组建市级专家组,建立分级诊疗和转诊机制,必要时,应当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尤其是重症病例进行集中救治。
人感染H7N9病例
实行个案报告制度
卫计委《通知》还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疫情监测、排查和报告工作。各地要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增加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排查,尤其是已报告确诊病例的地区。一旦发现病例,要及时报告,并加强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疫情溯源、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工作。
各地要加强疫情形势跟踪和研判,指定专人每日审核和分析医疗机构疫情报告情况。要强化专业人员培训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提高疫情防控能力,并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预检分诊和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菌(毒)种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做好相关预案、工作方案的准备,以及检测试剂、耗材、消杀器械和防护用品的保障。
此外,实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个案报告制度。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病例诊断后,及时将病例的基本情况、病例救治经过、病情转归、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地点和结果、密切接触者管理等信息以书面形式报送卫计委。自4月4日起,在已报告确诊病例的省份启动疫情信息日报告制度,每日10时前,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前一日0时至24时本辖区有关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信息和疫情防控工作动态报卫计委。
卫计委已派出2批专家
指导和协助救治工作
为强化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卫计委成立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依法、科学、规范、统一”的工作原则,研究确定防控策略措施,协调部署全国卫生系统的疫情防控工作。
据了解,卫计委已先后派出2批临床专家,赴江苏、上海等地指导和协助救治工作,并于4月2日对全国省级和部分有视频通讯条件的地市级医务人员开展了诊疗技术培训,规范指导临床一线做好病例诊断和治疗。
接到疫情报告后,卫计委和中国疾控中心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疫情及相关信息,多次组织军地卫生部门和农业、林业专家开展疫情研判和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强化落实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测分析、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等防控措施,严防疫情扩散蔓延。中国疾控中心在3月29日分离出病毒后,迅速制备出实验室检测试剂,从4月1日开始,已陆续分送到全国所有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和发生疫情的四省市所有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现阶段,检测试剂供应充足,能够满足需要。
相关部委将协调联动
卫计委部署五项工作
卫计委表示,已就疫情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及有关国家进行了通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4月1日来电表示愿意为中方应对工作提供一切帮助。
下一步,卫计委将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加强对地方卫生部门的指导和支持,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第一,充分依靠专家,加强疫情动态研判,并根据疫情发展变化的态势,合理制定并适时调整防控策略。
第二,继续加强病例救治工作,强化对重点地区医务人员的培训,切实提升临床救治能力,同时做好医疗设施、药品及其他医疗物资的准备和保障,尽最大努力降低病死率。
第三,加强对地方疫情防控工作的规范指导。强调防控工作要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的要求。对各地的监测报告、医疗救治、流调检测、预防控制、信息发布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同时抓紧制定、完善监测报告、病原检测、诊断治疗、疫情防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指南。
第四,加强疫情信息管理,确保信息报告渠道畅通、信息发布及时准确。主动及时回答群众疑问。
第五,抓紧组织科技攻关,尽快明确感染来源、摸清疾病流行特征、研发诊断试剂,推进治疗药物筛选,为下一步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同时,卫计委已对全国卫生系统做好清明节假期的应急值班和监测防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尤其要针对人员流动增加的情况加强相关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