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业网3月15日北京讯 如何让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天空更蓝,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以江西人民的实际行动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成为我省全国人大代表热议的焦点。
经济与生态协调统一,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否定了以过度消耗能源和资源、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
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上升到“五位一体”,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就江西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的优势在生态,出路在生态,未来也在生态。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树立“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他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不是“山江湖工程”的简单重复,它强调高效集约发展,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方向,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正为建设美丽中国、破解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这一矛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经验借鉴。
“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是改善生态的重要载体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育土壤、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种功能,经专家评估,江西的森林生态效益达8233.11亿元,居全国首位,这对江西的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省林业厅厅长阎钢军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江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3.1%,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第4位,树立了江西“青山绿水”生态品牌。去年11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原有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再用5年时间,省财政每年再拿3个亿,大力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具体就是实施好“森林城市创建、森林乡村创建、通道绿化提升、绿道建设、绿色富民产业和森林资源保护”六大工程,这将成为我省林业改善生态的一个重要载体。
全国人大代表、省林业科学院总工程师江香梅表示,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绿色生态屏障,是巩固我省生态优势的现实选择。在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的过程中,不仅要增加森林的面积,更重要的是提高森林的质量,将森林资源的“蛋糕”由大变厚,既实现“量”的成倍增长,又实现“质”的大幅提升。
“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江香梅认为,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等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让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倡导绿色出行,注重发挥水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生态文明涵盖面比较广,它提倡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不仅需要政府和企业出力,每位公民也应养成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生活方式。
当前,全国各地频发雾霾天气,让人们对空气污染投以更多关注的目光。全国人大代表喻春梅说,据专家分析,形成雾霾的PM2.5污染源中汽车尾气排放约为50%以上。为此,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势在必行。她说,近年来,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相继下发了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把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她建议要加快研究出台《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以有利于统一各级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的认识,使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有法可依。
“江西水资源总量为1565亿立方米,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湖泊星罗棋布。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均流入鄱阳湖,再注入长江,形成‘五河一湖’的完整水系格局。水资源是江西很重要的一个资源,现代水利工程不仅要考虑到水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到水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国人大代表、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说,人水和谐相处有一个认识过程,以前大家只注重水的经济效益,今后,我们要在如何做好“水生态”这篇文章上下工夫,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要把工程建设与当地景观、当地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孙晓山说,今年在做好“水生态”方面,江西将会有四个大动作:一是在如何打造南昌——“中国水都”方面,要让大家真正树立“中国水都”的概念,爱护水,珍惜水,不侵害水;二是加快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该工程建闸不建坝,也不发电,而是具有生态调节的现代水利枢纽工程,力争今年能立项;三是参与“百镇计划”的顶层设计,进行水环境评估,提前告诉大家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从而达到“人水合一”的目标;四是争取到了7个国家开展农村水环境整治试点,通过推进农村自来水工程、水库禁止用化肥养殖等,逐步把农民的环保观念树立起来,让他们也来爱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