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业网
热线电话:0791-88185535 | 监督电话:0791-88185535

长春高新大客户原是小诊所 每天卖14万元生长素

2013-08-22 16:10

长春高新大客户原是小诊所 每天卖14万元生长素

生长激素在该诊所待遇特殊 摄影/本报记者 张钦

长春高新8月20日公布了一份相当漂亮的半年报: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58.37%;每股收益同比大涨近60%。与之相伴的则是外界对其业绩的质疑:上海和北京两家不知名的小诊所,去年为长春高新贡献的销售额竟超过亿元!针对质疑,长春高新当天宣布紧急停牌。昨天长春高新虽然发布了澄清公告,仍未能避免股价复牌后下跌3%。”

成立于1993年的长春高新是一家以生物制药、中成药生产及销售为主业的上市公司。1996年公司更名为现在的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近几年长春高新的业绩增长相当稳健,特别是近两年经济形势不佳时,长春高新反而加速增长。去年长春高新净利润将近3亿元,同比增长173%;20日公布的半年报也显示公司净利润接近1.5亿元,同比增幅接近60%。不过在业绩高速增长的同时,长春高新近两年的大客户名单却显示,为长春高新销售额贡献最大的两家客户竟然是上海和北京的两家小诊所,它们去年共为长春高新贡献了超过亿元的销售额。

探访

“第二大客户”原是平房诊所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找到长春高新去年的第二大客户——北京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崇文龙潭湖门诊部。该门诊部位于龙潭湖公园北门附近的夕照寺街边,一路没有路标,只有走到门口才能看到这座位于两座居民楼间的平房诊所。

走进诊所大门,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显眼的大诊室。左手边是一位每周出诊两天的呼吸科专家的固定诊室,由于昨天不是出诊日,诊室空空如也。右手边则是口腔科,可以做各种牙科手术,北青报记者在诊所的近一小时内,并没有患者前来牙科就医。

再往里则是几间不显眼的诊室,内科、外科等基本都没有患者。唯独一间挂有内分泌科的诊室人来人往,而来这里的几乎都是带着孩子的。

一位带着11岁女儿前来的父亲手里提着一个大保温袋 。“拿药用的,药品必须得低温保存!”女孩的父亲郭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带着孩子来这里的家长基本都会带着一个保温袋。

来这里的基本都是给孩子买长春金赛药业生产的儿童生长激素的。家长表示,“这种药专治儿童发育迟缓,其实就是一种生长激素,买回家每天自己给孩子打,促进发育。”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长春金赛药业正是上市公司长春高新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1996年。在公司官网上,金赛药业称自己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基因工程制药企业和亚洲最大的重组人生长激素生产企业,也是全国唯一的基因工程新药孵化基地和中国首个“基因工程药物质量管理示范中心”。其主导产品——金磊、赛增是中国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的第一品牌。

分析

小诊所每天卖14万元生长素?

郭先生的女儿11岁了,但比同龄的孩子要矮一头多,去儿童医院检查说是发育迟缓要打激素。“儿童医院这种药的品种少,医生直接就告诉来这儿买!”郭先生说。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来这里开药的家长基本都是在大医院看过病后由医生介绍到这里买药的。他们的孩子有的已经用药一两年,有的则刚开始用药。“效果说不好,因人而异吧,反正我家效果不明显,但听说有特管用的。”郭先生表示。

根据长春高新的财报显示,龙潭湖这家诊所每年为其贡献近5000万元的销售额。这意味着如果一年365日天天开诊,每天需要卖出近14万元的生长激素。

据患者家长介绍,用生长素治疗通常需要连续两三年时间。郭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由于这种药需要每天注射,为了避免经常奔波,郭先生这次买了大约两个月的药量,约数千元。北青报记者采访的近一个小时中有十来位家长前来开药。

长春高新昨天在澄清公告中表示,按照该产品在售品种最低价格 60 元计算,患者每次就诊按照 一个月用量购药,则平均每位患者每次开药金额均远远高于此前外界统计的“门诊病人每人每次 200 元药费”。

已连续三年占据第一大客户位置的上海临潼门诊部,位于上海一处位置偏僻、环境脏乱的小弄堂里。根据长春高新2012年的财报显示,这家诊所去年为公司贡献营收7125万元。

质疑

生长激素能否随意买

生长激素属于激素类药物,为国家严格管制类药物,药店和不具相关资质的药品商业企业、基层医疗机构,严格禁止流通和使用。而无论上海还是北京这家诊所基本都是只卖药不看病,是否涉嫌违规?

对此长春高新昨天表示,公司选择合作的中小医疗机构都是经属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诊疗机构,且均设有儿科门诊,并配有依法享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长春高新表示,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响应国家“引导患者在大型医院确诊、到中小医院持续治疗”等相关政策。

而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长春高新选择小诊所合作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目的,那就是生长激素需根据患者体重决定用药剂量,因此医院需要提供多种规格的产品才行。而依据《药品处方管理办法》,大型公立医院中不允许同一厂家的产品有多种规格同时销售,而中小医疗机构不存在规格限制。北青报在实地采访中也确实听到家长表示,儿童医院的生长激素品种不如这里全。

另一方面,按照有关规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即使是慢性病,也不能够超过15天的处方,大型医疗机构人员没法操作,因为有处方超量预警的评价系统。

不过北青报记者也查询到,因把肽类激素违规销售给不具资格的批发企业,金赛药业曾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吊销相关药品GMP证书的惩罚。文/本报记者 张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