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据《北京商报》报道,独占市场份额近两成的快递大佬顺丰快递终于迈出了融资步伐。19日顺丰方面承认,将与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三家具备国资背景的大鳄签署入股协议。在业界看来,现金流充裕、一向号称“不差钱”的顺丰首度融资,更凸显其寻找上市资源的意图。不过对于这一说法,顺丰相关负责人予以否认。
引入资本大鳄
据顺丰方面透露,公司已与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签署协议,三者以总体投资不超过顺丰25%的股份,成为顺丰的新股东。有消息显示该笔融资金额在40亿元左右,也有媒体报道称是80亿元。
不过,投资方入股并未改变顺丰大股东的地位,也不会改变公司现有的战略方向和主导权。顺丰副总裁王立顺表示,融资将用于发展核心资源,包括信息系统、中转环节及航空枢纽等项目。
此前,业界对于顺丰联姻投资机构的传闻不断。最近一次是在去年9月,顺丰被曝与弘毅等在内的多家投资大鳄频繁接触。
在业内人士眼中,顺丰引入资本的脚步虽然不超前,但也并未错过好时机。近期,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快递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该行业投资已经受到资本领域的高度关注,此时融资有助于提升顺丰上市时的估值。
疑为上市铺路
尽管顺丰方面昨日表示,“目前没有上市计划”,但业界却不这么认为。
来自北商商业研究院的分析显示,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都是国有资本大鳄,顺丰与其联姻看重的不是资金而是“路子”。该人士指出,招商局集团和中信资本背后有庞大的投行资源,作为混迹资本市场多年的元禾控股更是国内资深创投大佬,背后的IPO等各种资源不容小觑,“这一切都是为将来上市打基础”。
公开资料显示,元禾控股的前身是苏州创业投资集团,其核心业务包括我国第一只国家级VC母基金、我国规模最大的天使投资基金和我国首家科技金融超市等,投资项目中有28家企业已上市或过会。招商局集团是国家驻港大型企业集团,其2012年利润总额263.15亿元。中信资本的核心业务包括直接投资、房地产基金、结构融资、资产管理及创业投资,管理资金超过40亿美元。
无奈的改变?
顺丰掌门人王卫不喜欢被资本左右早已被业界所知。业界早已传闻,早在2004年,联邦快递(FedEx)在布局中国业务时即已接触王卫,试图以50亿元左右收购顺丰,被王卫拒绝。此后,试图接触王卫投资顺丰的私募和风投逐渐增多,但王卫从未应允。
但目前顺丰处于内外夹击的境地,似乎也由不得他继续坚持。而且据透露,顺丰尽管品牌口碑市场领先,但因为其价格高高在上、主打商务市场,公司的发展增速落后于部分同行。作为主要竞争对手,“国家队”中邮速递上市日益临近让顺丰有些紧张。目前,中邮速递成为中国快递行业第一股已板上钉钉,只待IPO开闸。
国际快递巨头FedEx、UPS已获得国内快递经营牌照,并悄然扩大经营范围,开始在中国新一轮的攻城略地。这意味着,顺丰在国内、国际快件市场将与国际巨头短兵相接。
截至目前,顺丰旗下已有30架全货机、5000多个营业网点,其还以200多亿元的年营业收入占国内快递市场两成以上市场份额。目前,中通、全峰、天天等均已高调引入了外部资本。
接受“国家队”融资或为两个原因
信息时报讯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对于顺丰在成立20年来首次引入外部投资者,一业内权威人士分析有两大原因。
“第一,法律原因决定了顺丰不能接受外资。”该人士指出,由于2009年开始实施的《邮政法》明令禁止外商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而相关业务正是顺丰的核心业务,使得顺丰不可能考虑接受外资的产业或金融资本。
“第二,顺丰庞大的规模使得大部分民资PE(私募股权投资)望而却步”。该人士披露,此次顺丰不到25%的股份,融资额达到80亿左右,“一般市场化运作的PE的行规是,单笔投资额不能超过资金额的20%,也就是说投资顺丰的机构,自身资金规模应该在百亿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