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不是蝙蝠,“BAT”是互联网三大巨头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大巨头缠斗不休,惹出了不少纷争。近日有媒体报道微信平台用户被骗,支付宝指称微信平台存交易风险,因此淘宝切断了微信数据接口。支付宝和微信两大平台斗争升级至安全技术领域,阿里先是爆出微信平台存交易风险,然后支付宝对快捷支付全额赔付,接着与新浪微博战略合作。这一战,阿里赢得漂亮。
无论淘宝是否“封杀”微信接口,资金的安全性都是互联网金融战争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某基金公司电商部人士坦言,只要是系统就有“后门”,因此互联网公司都会测算风险发生的概率,衡量是否在可赔付的范围,评估之后决定风险部分是和用户一起分摊还是商家自己承担。对于微信账号可能存在的风险,他认为,基金公司需要在提升用户体验和风险防范之间找到平衡点。首先确保公司的公用账号安全性,不能被盗用。然后无论哪种交易方式,客户交易确认必须要输入密码。和讯董事长章知方表示,金融的本质是信用,所以涉及到金融,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电商金融,最终要嫁接在信用之上,而信用来自于日积月累。只有形成一定积淀才能持续可发展,否则看似垒得高、垒得快,垮得也快。
互联网金融的较量目前实质是一场互联网平台的较量,无论是淘宝、微信、东方财富还是京东,谁的客户多、网站点击率高、沉淀资金量大,就对金融机构有吸引力。很多金融机构注重短期利益,与互联网合作更多的是将其视作一个新渠道,尤其是缺乏渠道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于是,互联网金融的比拼演变成了一场“傍大款”的争夺战。目前来看,支付宝是这里面最有钱的,而且模式已经成熟,因此,即使余额宝里只有剩饭了,基金公司也会争抢。“天弘的成功说白了属于‘傍大款’,但是互联网里可傍的大款并不多,尽管腾讯本身很有钱,但是他口袋里面没现金。口袋里有现金的只有支付宝,已经被天弘掏走了,剩下的别的公司也想做,但是这就是剩饭了,剩饭油水不会多大。”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道。
除了支付宝,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东方财富之类的第三方销售平台以及微信移动平台等,都拥有一定的客户资源,金融机构争相与这些平台的合作,无非是看中了其客户资源。面对如此多的平台,大基金公司抱着都想尝试的心态,但是金融机构还是要观察这些平台未来发展会怎样,互联网的变化很快。一业内人士感慨,去年还风生水起的微博,而今朋友都很少在上面留言了,这就是互联网的生态。
赵新宇表示,要了解这些平台未来的策略就要与其进行深入地沟通。“合作都可以谈,但是要清楚这些平台未来发展目标是什么,这时要冷静,不能一哄而上。每家的商业模式都不一样。目前来看阿里是最成熟的,拥有商圈的支持。”赵新宇说。
短期来看阿里的平台更加成熟,但是在金融机构眼中,微信将是一个新的“蓝海”。目前来看,大型基金公司均在着手开发微信的交易功能,博时、南方、华夏首批推出微信菜单功能。华夏微信近期实现了活期通微信交易功能,而博时基金也在积极备战基于微信5.0的语音基金交易功能。博时电子商务部负责人表示,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已经很明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投资理财模式一定会大发展。因此,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成为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不过,目前腾讯对于金融产品微信支付的下一步策略尚不清晰,现有的基金交易支付均需要跳转到基金公司。赵新宇介绍,微信对商业化的步伐非常谨慎,希望不要把客户体验做差了。“如果微信明确了金融的商业路线,大家可以再深入。”
网络派目前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主要施展代销的拳脚,例如东方财富、和讯等。其中,作为“财媒系” 的和讯在向金融理财的细分领域一步步迈进,今年6月上线了“放心保”的保险网销平台,近日 “理财客”平台下的基金超市也已上线,力图打造一站式理财服务平台。东方财富则积聚了大量股票投资客户,用户数和基金销售量均处于第三方销售机构中的领先位置。14日金融界的“盈利宝”也正式上线,不仅替代储蓄职能,而且可实现一站式理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