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开始,联创节能顶着“智慧城市第一股”的光环,用一个月173%的涨幅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大牛股,谁曾料到这一切是由一个仅有23名生产工人小厂吹出的牛皮,8个月后,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你可能无法相信,一家仅有89名员工,23名生产工人是如何支撑起年营收4个亿,净利润5000万的上市公司,公司曾经这样解释:生产技术不复杂,工人按照配方搅拌原料,生产几十吨产品只需几个小时。如果这样都能以高新技术企业的身份登陆创业板,那无疑是对创业板最大的讽刺。
从2012年7月在创业板上市伊始,联创节能一直就面临着毛利率虚高和管理费、研发费货不对板的质疑,面对质疑,公司则用充斥着各种谎言的公告欲蒙混过关。而山东证监局的调查结果彻底扯下了联创节能的大牛皮,财务造假板上钉钉,甚至还参与到天丰节能IPO造假案中。
而这样一只垃圾股摇身变为牛股,与券商的推波助澜不无干系,山西证券、国泰君安、富国基金(微博)、东方基金等机构又前往调研。而山西证券甚至还发布了题为《产能大幅扩张,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的研报。
联创节能会否成为下一只万福生科我们不得而知,但造假手段如此拙劣,连普通投资者都能看得出来的问题,为何却轻而易举地就过了发审委专家的法眼。作为监管层的证监会又是如何去监管的? 证监会答复称下周五将作出回应,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