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业网
热线电话:0791-88185535 | 监督电话:0791-88185535

大牌奶企操纵价格内幕揭秘:经销商降价便遭罚

2013-08-08 11:46

大牌奶企操纵价格内幕揭秘:经销商降价便遭罚
这是上海某超市内出售的合生元奶粉。合生元曾因为“假洋鬼子”的身份遭遇质疑。公司成立初期,合生元以“法国合生元”的外资身份进行宣传,但合生元招股书显示,广州合生元1999年就已成立,而法国的合生元则是若干年后注册,“法国血统”不靠谱。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6家乳粉生产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被罚约6.7亿元,成为我国反垄断史上开出的最大罚单。这些大牌奶企是如何操纵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奶企“知法犯法”向消费者攫取高额利润的“底气”何在?透过天价罚单,今后如何高举《反垄断法》利器更好维护消费者权益?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操控价格手段多样

经销商降价便遭罚

说一套,做一套——合同中声明建议零售价只具有参考意义,绝不会强制下游经营者执行,但实际管理中对低于建议零售价销售的经销商给予警告、威胁终止合作、限制或停止供货等一系列惩罚手段。

随意扣减返利——凡经销商不“完全遵照”公司价格政策,便拿不到销售返利。

动辄停止供货——“贵司二三段奶粉低价海报行为已扰乱我公司市场行为……”当发现经销商擅自打折促销时,一家涉案企业发出了停止供货警告。

“除了上述操控价格手段,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涉案企业采用合同约定、直接罚款、变相罚款等其他手段控制下游经销商涨价,这些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的规定,也是导致目前大牌奶粉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说。

由于乳粉企业对下游经营者的严格控制,使得下游商场、超市、电商等经销商无法通过价格竞争获得利润,很多经销商也向涉案企业要求高利润保障,致使销售渠道费用高涨,也是推高奶粉价格的一个重要原因。

统计显示,我国配方乳粉的渠道费用占比高达20%至40%,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4%至14%的情况。

涉案企业明知故犯

底气来自被垄断的市场

“跟零售商沟通价格时,不建议用书面沟通,给对方留下文字证据。根据《反垄断法》,供应商不得控制市场价格,所以我们要非常谨慎操作。”——这是一封被截获的涉案奶企邮件,表明一些涉案奶企对操控价格系明知故犯,知法犯法。

许昆林说,在调查过程中,大部分企业还是能够配合反垄断机构调查的,也有个别企业不太配合,不愿提供相关证据材料,态度恶劣,致使执法人员的调查受到阻碍。比如在对上海一家涉案企业的调查过程中,调查组早上9点进企业,直到晚上8点多才提取到少部分资料,相关业务负责人始终拒绝调查。

“这些企业清楚知道其价格垄断行为可能会遭受的巨额罚单,故有的企业故意隐匿资料、提供虚假材料、知法犯法,给执法增加了很大困难。”许昆林说。

中国社科院教授王晓晔说,涉案企业敢于知法犯法,底气来自被垄断的市场。由于国内奶粉企业尚未成长起来,巨大的市场需求让很多外资奶企自我感觉良好,而消费者对洋奶粉品牌信任度也高,消费者的追捧也使得涉案企业屡屡提价更有底气。

许昆林说,涉案企业不正常地维持了乳粉较高的销售价格,使消费者承担了乳粉的高价,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调查证明,在正常的市场竞争下,消费者本可以买到更低价的产品,而涉案企业不正当地剥夺了消费者购买低价产品的机会和权利。”

被罚奶企回应“天价罚单”

合生元:放弃提出行政诉讼,将及时支付罚款。

美赞臣:接受此次处罚,不准备辩驳,旗下产品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涨价。

恒天然:愿意接受此次价格垄断处罚,发改委的调查有助于今后公司的营销和运营。

富仕兰:承认并接受罚款处罚,并将进行相关整改。

免罚奶企回应

惠氏:承诺今后一年内新产品不会提价。

贝因美:公司将及时履行承诺,停止实施所达成的垄断协议。

明治:承诺在今后2年内以优惠价格供应中国市场,不会因更换标签或包装而蓄意抬高产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