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Lenovo联想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第一品牌。7月11日,市场研究公司IDC和Gartner发布的数据均显示,联想2013年第二季度的PC出货量市场份额排第一,为16.7%。
这离联想上次成为“疑似”全球PC厂商第一已经时隔半年。当时Gartner认为联想第一,IDC认为它排第二。到今天,联想终于获得了一个公认的“胜利”。
然而现在距离这家公司开展个人电脑业务已经有20多年,而这个历时如此之长才获得的成果已经不再那么甜蜜。今年第二季度联想的PC出货量为1267万台—相较一年前联想仅仅排名第二时,其出货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约8万台。
整体来看,根据Gartner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全球PC的出货量同比下降了10.9%。至此,全球PC市场已经连续下滑了5个季度。当被《华尔街日报》问到PC市场最糟糕的时期是否要结束时,联想CFO黄伟明的回应是“不能作出这样的论断”,并继续强调联想对PC市场仍有信心。
这就是联想获得这场“胜利”最大的原因:当老对手都去寻求利润更高的其他业务,放缓对PC业务的投入时,只有联想还在不懈努力。除了采用一贯的低价、低利润率外,它还收购了德国的Medion、日本的NEC,并得以成为这两个市场的第一;它调整了美国的管理层,在美国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近20%。
在飞速增长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市场上,虽然联想既不是创新者,甚至也不是最先知先觉的跟进者,但在最近一两年内,“PC+”战略—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智能电视,成为了这家公司的新重心。
在2012年包括PC、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三种设备在内的全球智能终端市场当中,三星和苹果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20%,联想排第三,拥有6%的市场份额。
作为联想PC+业务的主要实施者,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Lenovo业务集团总裁刘军在今年5月的一款智能手机发布会上称,联想在国内市场上要“在今后两年内超越三星和苹果”。此外,刘军还提出了这样的销售目标:2013年内在全球售出1亿台Lenovo品牌设备—按去年联想的PC出货量计算,这意味着非电脑设备的出货量要占联想整体出货量的一半。
以联想如今已经在中国市场上排名第二的智能手机业务为例,其发展历史上的两大关键词,一是“千元智能机”,二是“运营商渠道”。
联想智能手机有起色,是从推出千元智能机A60开始的。之后,联想手机的价位,主要集中在500到1000元,以及1000到2000元两个价位段。而在联想市场份额最大的TD制式的市场上,主流价位是在600元以下的。无论是跟苹果,还是三星、HTC相比,联想都不具备品牌溢价的能力。
联想在运营商市场上的成功,也伴随着合作伙伴过于强大、包括厂商们都要压低自己的毛利的副作用。“所有做运营商的都不赚钱,大家都在拼配置拼低价”,市场研究机构赛诺的首席分析师邓奎斌对《第一财经(微博)周刊》称,联想的运营商渠道能占其6成出货量。
所以看起来,在新兴的手机业务上,联想的核心竞争力其实跟电脑业务一脉相承:一是渠道,二是供应链。除了运营商渠道外,联想在公开的渠道做得比华为、中兴要好。它有一批合作得不错的平台渠道商、省级代理商、零售渠道商。它们愿意为联想压货付钱。“大家觉得跟着联想能赚到钱”,邓奎斌说。
此外,联想手机能配合运营商的各种推广,及时推出新手机。这得益于它跟上游供货商的关系梳理得不错。此外,这家公司还有针对学生、女性、双待、超薄需求的微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