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着“以人为本,以正兴邦”的经营理念,所以企业定名为“正邦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拼搏奋斗,公司去年的总产值已达260亿元人民币。然而,走进中国500强的“正邦”,我们发现,还可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公司名称的含义:“正邦”正在帮。
这是骄阳似火的夏天,“正邦”的员工们,从南昌千里迢迢来到四川雅安天全县,将10多吨高质量、高品位的生物猪饲料,分送到一户户灾民家中。同时,与县、乡政府及部分农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启动对灾区恢复养殖“雅南猪”的救助行动。
“雅南猪”因“瘦肉、低脂、味美”而遐迩闻名,在雅安地震中,养殖户、专业合作社、养殖场遭到重创。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邦”决定输出自己的管理、技术、销售渠道等,将扶持当地恢复“雅南猪”生产,视为自己的担当。
在农舍,在田间,在猪圈,天全县老场乡的许多农户连声叫好:以前我们就希望能有人帮着养猪,现在“正邦”来了,真好比一场及时雨!“正邦”的计划是,以老场乡100户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进行试点,逐步发展到1000户,3年内实现“雅南猪”种群5000头,生态猪年出栏10万头,逐步带动芦山、宝兴、天全等受灾农户联合养殖。
“雅南猪”行动,只是“正邦”爱的奉献的一个缩影。历年来,无论是在汶川还是在玉树、抚州,哪里有灾难,哪里需要援助,“正邦”就出现在哪里,一次一次地慷慨解囊。“正邦”长期致力于公益和慈善事业,先后在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临川二中等学校设立助学基金,投资兴建希望小学。奉献社会,成为“正邦”精神。
“正邦”有一个“百千惠”工程颇有名气。所谓“百千惠”工程,就是只要“正邦”出现在哪个县,就至少要惠及100个村庄;出现在哪个乡镇,就至少要惠及1000户农家。
“养猪要致富,‘正邦’会帮助。”这是流传甚广的一句话。赖德金、赖德义几个本家兄弟,就是“百千惠”工程的受益人。这几兄弟是安远县重石乡人,曾在福建龙岩一个大型猪场干了几年。回到家乡后,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正在十字路口徘徊之际,得知“正邦”为养猪户提供猪苗、饲料、防疫、技术和出栏收购等一条龙服务,于是重操旧业,办起了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随着“公司+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规模的扩大,资金上出现了缺口。“正邦”根据他们的实际困难和信用情况,将每只猪的保证金从200元下调到120元,减轻了他们资金需求的压力。
王克德,外省的一个农民,早年来到信丰县安西镇,为人看护果园,每个月收入才千把元。“正邦”在安西镇帮助农民养猪,不仅提供猪苗,还承担市场风险,保证收入,于是他立即另谋职业。如今,王克德夫妻俩养了700头生猪,日子过得就像芝麻开花般节节高。
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养殖小区”等模式,“正邦”在赣州、吉安、宜春、抚州等市,建起了25座规模化、标准化的生猪生态养殖场,年产种猪6万头、商品猪130万头,带动农民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正邦”还有一个颇为新颖的举措,就是让“人人当经理,个个做老板”,帮助一个个创业者走向成功;发挥龙头老大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扶持一家家弱小企业做大做强。给予与付出,成为“正邦”企业文化的内核。
企业员工里藏龙卧虎,应该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2012年,“正邦”将一批养猪场托管给从饲养员干起的18名员工经营。26岁的吴胜财,就是一个做着“创业梦”、“老板梦”的人,加入“正邦”才3年,便实现了从职工向养猪场场长的转变。
青岛孟庆利的故事,似乎有着几分“传说”色彩。孟庆利原是一家大型农牧企业的高管,但不安分守己,一直想“另立山头”,实现自己人生和事业的飞跃。2009年3月,他遇到了“正邦”,共同的文化和经营理念,使得双方一拍即合,携手成立了山东和康源牧业公司。3年时间,和康源牧业公司迅速发展,集饲料生产、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和熟食加工为一体。孟庆利感慨万千地说道:是“正邦”,给了我实现梦想的信心和支撑。在“正邦”的扶持下,河南、河北、湖南、广东等省50多家微小企业,走上了强身健体之路。
多年来,“正邦”高举着共创、共建、共享、共赢的大旗,展现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正邦”,将一直走在奉献社会、乐于助人的路上。
本报记者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