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美联储公布的6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联储内部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调整依然存在较大分歧。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当天一次公开演讲后的问答环节中,再度表达了目前的经济状况仍需要宽松货币政策支持的看法,并强调了货币政策的高度“适应性”原则。
尽管从美联储公布的会议纪要内容来看,目前联储内部和“鹰派”和“鸽派”基本上处于势均力敌的态势,即支持宽松货币政策尽早退出的和反对的声音几乎一样多,但伯南克随后的讲话无疑给支持宽松货币政策继续延续的立场加上了一块重重的砝码。
从当天美股市场表现来看,也基本印证了市场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的揣测。在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公布后,美股波澜不惊,显示纪要并没有传达出太多出乎市场预料的信息,然而在伯南克讲话后,美股出现了一波明显的上攻,国债价格上涨,美元下跌,所有这些市场信号均显示投资者认为,在美联储主席的支持下,宽松货币政策并不会像之前市场过度恐慌时所预期的那样会较快退出,伯南克再度成为市场的救星。
事实上,从上一次伯南克与公众见面后,联储便不断进行着重新调整市场预期的努力。上一次的联储释放出可能退出货币政策的信号,一度令市场陷入恐慌,因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今年以来美股的不断创出新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联储持续的宽松货币政策支持,缺少了这一支持,市场需要重新寻找合理的价位水平。
上一轮市场的恐慌,令联储陷入了尴尬,外界有评论称,美联储这一次释放信号某种程度上是失败的,并没有达到安抚市场,同时准确传达自己意愿的目的。
因此从上一次美联储公开表态后,各主要地方联储主席、“鸽派”人物代表频频亮相,多次强调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并不是没有任何依据,而是严格以经济状况,尤其是就业状况来衡量。
“市场过于关注货币政策何时退出的可能的时间点,而忽略了联储所强调的调整货币政策所需达到的条件。”富达基金股票市场分析师埃尔顿·索达说。
显然美联储也意识到了市场的这一“选择性接受”的特质,在最新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有这样一段话:“许多(美联储市场公开委员会)成员指出,在放缓资产购买的合适时机之前,对于就业市场前景的进一步改善是必要的。”
而伯南克当天演讲后的问答环节,再一次强调了这样的观点。伯南克特别强调称,目前1%的通胀水平依然显著低于美联储所希望的2%的理想温和通胀,失业率依然高于美联储设定的6.5%的水平,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经济增长。
伯南克指出,联储对目前的形势总体维持乐观,在可预见的未来,美联储将继续保持“高度适应性”的货币政策。
“总体的信息是货币政策的适应性,”伯南克说,“一个高度适应性的政策是可预见的未来内所需要的。”(腾讯财经 纪振宇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