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数量占比极小的金融类上市公司支撑起了A股“半边天”。
7月11日,在中国经济年鉴社、中联研究院主办的“2013中国资本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监事局副局级监事,中国上市公司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孙庆红在作《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时表示,2012年上市公司行业分化明显,52家金融类上市公司仅占上市公司总数2%,净利润占到56.77%。如果剔除金融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利润规模较2011年有所下降。
上述报告是中联控股集团、国资委财务监督和考核评价有关专家共同组成“中国上市公司研究课题组”,已经连续发布12年。
报告借鉴财政部、原国家经贸委、原中央企业工委、劳动保障部、原国家计委联合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实施细则和和国资委第14号令有关规定,根据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数据,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特点,参照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提出了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对保险和信托以外的2461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价。
孙庆红表示,2012年,上市公司业绩受宏观经济与结构调整影响较大,总体业绩增速放缓,出现整体营业收入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双双创下新低情况。
数据显示,行业分化趋势十分明显,少数行业出现整体经济困境。孙庆红介绍说,地产、金融稳定增长,生物制药、食品、饮料相对平稳,但是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出现明显下滑。
从利润贡献比来看,包括银行、保险、券商在内的52家金融类公司,虽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但是净利润总和占2012年上市公司利润总和的56.77%。仅16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就达到了1.03万亿。
剔除上述部门,A股上市公司的利润规模,较2011年实际下降。
此外,上市公司要素使用效益下降,应收专款和存货速度减缓。孙庆红指出,结构性失衡以及产能过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上市公司要素使用效益近两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012年,上市公司总资产,流动资金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均比2011年有所下降。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和综合类业务问题尤为突出。从规模看,中小企业上市公司问题严重,总资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等等都低于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