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国记协与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部分重点新闻网站、首都部分新闻单位等25家新闻媒体,共同发起“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的倡议,倡议全国新闻工作者自觉履行职责使命,担负起为实现中国梦鼓与呼的社会责任。对此,我们积极响应并踊跃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1.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忠实履行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主动引导社会舆论,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创新报道内容、形式、手段,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公信力,为实现中国梦鼓与呼。
2.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坚决杜绝虚假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工作的准则。记者要做到“不到现场不写稿”,不偏听偏信、断章取义,不凭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测采写、编发新闻报道,保证新闻事实的全面客观准确;对涉及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突发事件、重大敏感问题,以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为准,严禁为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发行数量、网络点击率而故意扭曲新闻事实、编造虚假新闻,防止为片面追求时效抢发新闻而造成报道失实;对转载报道注明消息来源,核准事实,做到不歪曲原报道事实,改变其原意。
3.严格规范新闻采编行为,做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记者要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新闻纪律,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采访时应表明自己的记者身份,并以平等态度对待采访对象,尊重被采访者意愿,尊重采访对象的生活习俗和民族宗教信仰;完善稿件编审制度,严格把好稿件和信息签发关、版面审核关;加强评论把关,撰写或编辑的评论要尊重新闻事实,凡未经证实的消息不得作为评论素材;记者、编辑要正确处理职业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关系,不得在个人微博、博客或即时通信工具上发布未经核实的新闻信息及评论。
4.坚决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增强媒体公信力。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错误倾向,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有偿不闻”;记者、编辑要努力提高新闻报道的品位和格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做新闻建设者,担媒体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江西日报、信息日报、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新参考文摘、大江周刊
报刊精萃、都市家教、大江网
2013年4月17日